“嗯!”見墨翟不冷不熱,釋迦牟尼也未繼續多言,輕輕點了點頭后就收回了目光。
就在眾人以為釋迦牟尼接下來就會與天庭和人闡兩教寒暄幾句時,釋迦牟尼仿佛忘記了還有天庭和人闡兩教的存在,居然如此說道。
“南無阿彌陀佛!良辰吉時已到,盂蘭盆會正式開始!”
“南無阿彌陀佛!”佛門眾人再次低誦起了佛號,大殿中佛光大作,佛音裊裊。現場的氣氛并沒有因為佛光和佛音的出現而變得祥和起來,反而顯得緊張凝重了起來。
玉帝和李清相視一笑,對于佛門此舉,他們早有腹稿,并沒有任何的意外。與玉帝和李清的反應不一樣,人闡兩教這邊就顯得有些躁動了,除去玄都、云中子、南極仙翁三人外,其余之人皆是閃過怒色,顯然對佛門的無視很是不滿。
坐在云中子、南極仙翁身后的廣成子也是心生怒氣,但是這份怒氣轉瞬即逝,并未在他的心中多做停留。若是放在以前,廣成子怕已是勃然大怒,就差指點鼻子破口大罵了。由此可見這些年來,廣成子的性子還是沉下來了不少。
若是哪天廣成子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或許就是他斬尸之日吧!
作為闡教大師兄,又被元始天尊所喜愛,廣成子不是沒有優點的,只是因為把老師學了個七分像,畫虎不成反類犬,導致他在時代的大浪中被洗刷了下來。但如若他能恍然醒悟,悟出自己的道來,那將是厚積薄發。
李清也留意到了廣成子的反應,心頭也是暗暗警惕了起來。
面對佛門的無視,天庭的沉默讓眾人都是不解,不明白一向強勢的李清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和玉帝一同偃旗息鼓,默默不語。
李清和玉帝的沉默,同樣讓釋迦牟尼和佛門眾人大為不解,他們想過諸多的可能,但就是沒有想到過李清和玉帝會如此應對,這讓他們有種一拳打在棉花糖上的感覺。
釋迦牟尼眉頭微微一皺,也未去糾結這事,而且眼下也不是糾結這事的時候。
隨后,在釋迦牟尼的主持之下,盂蘭盆會正式拉開帷幕。不一會兒,大殿內就響起了論道之音,場面也變得熱鬧了起來。就是李清仿佛沒事人一般下場論道,使得這場論道變得精彩萬分,也是激烈異常。
不一會兒靈山四周竟有金蓮涌現,龍鳳齊鳴,異象頻頻。這場論道雖不及圣人講道,但牽涉三界諸多強者,有此異象也不為過。
準圣,準圣,再怎么說也是有個‘圣’字的,雖不如圣人那般高高在上,但也有了圣人的雛形,不能等閑視之。
準圣可以說是圣人的后備力量,已經初步有了些圣人的實力,而像孔丘這種已經有了圣人之相的準圣,則屬于后備中的后備,有了圣人的候選資格,這其中的差距是很大的。
三十多位準圣坐而論道,這等場面可以說是空前的,至于能否絕后就不好說了,想來也很難出現這種場面了。
大雷音寺金頂大殿中,佛門的經法與玄門的道法不斷交織著,雖不似圣人講道那般天花亂墜,但也讓眾人聽得是如癡如醉。
佛門舉行盂蘭盆會可不僅是為了讓三界諸多強者坐而論道,更是為了玄佛之爭,想借此在教義道法上壓過玄門。
我先在精神層面壓過你,甚至是摧毀你,一本萬利。
而這也是李清、玉帝他們會選擇加入論道的原因,他們不可能看著佛門在道理上壓過玄門。
不過玄門終歸是人心不齊,想要對抗大勢已成的佛門卻是有些力不從心,沒多久就陷入了下風,而且鎮元子等人即便也參與了論道,但他們并未針對佛門的經義而開口,僅是在闡述自己對于大道理解,這就使得本就弱勢的玄門更是雪上加霜了。
時間一久,這場論道就變成了佛門與天庭、截教和人闡兩教的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