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子所化的玄奘,很快就在長安城內揚名了。玄奘的名聲在一次次辯經后,越來越響亮,成為了唐國當之無愧的佛法第一人,此事自然驚動了身為唐皇的李濟民。
李濟民接見了玄奘,經過一番長談后,李濟民被玄奘的佛法修為說折服,與玄奘成為了忘年之交,李濟民認玄奘為義弟,更是使得玄奘的名聲大噪,有了‘御弟’之稱。
一日,玄奘與李濟民在御花園中散步。
“貧僧聽聞西天有經三藏,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有此三藏法經,必能為太上皇除去心魔,緩解他的痛苦,讓他得享極樂!”玄奘神色誠懇的說道。“貧僧愿意前往西方極樂,將這三藏法經帶回東土。”
“啊!”李濟民頓時一驚,玄奘雖然佛法高深,但是細皮嫩肉,身體嬌弱,那里像是能去西天取經之人,說不定還未走出幾里地,就死于非命了。李濟民又不可能派大軍護送玄奘前往西天,因此一直沒有向玄奘提及取經之事。沒想到今日玄奘竟然主動請纓,這讓李濟民有些反應不過來。
“御弟此言當真?”李濟民不敢相信的詢問道。
“出家人不打誑語,自是當真!南無阿彌陀佛!”玄奘雙手合十認真的說道。
“可是你身體羸弱,從大唐到西天不知幾萬里路,你如何受得了啊!”李濟民真心的說道。李濟民雖然也想玄奘能前往西天取經,但是他不是一個獨斷專行,沒有仁義之心的君主。
“心誠,佛自然會顯靈,萬事皆易!”玄奘面帶一絲微笑地說道。“就請陛下同意貧僧的請求!”
“既然御弟如此堅持,朕也不好在說什么了,祝御弟一路順風,早日取得三藏法經!”李濟民也不再堅持,心中雖有不忍,但還是正聲道。
“謝陛下洪恩!”玄奘躬身謝道。
之后,在李濟民的歡送下,玄奘騎著白馬獨自一人踏上了前往西天的路途。
玄奘獨自一人的取經之路開始的時候還是很順暢的,順著大唐修建的官道,一路西行,很快就來到了大唐邊境一帶。到了這里,就不再是一馬平川了,而是山巒起伏,密林叢生,可不是那么好走了。
玄奘細皮嫩肉,身體羸弱,雖說在金山寺吃了不少的苦,但是那種苦與這跋山涉水、朝不保夕相比,算是輕松的了。也是玄奘向佛之心堅定,不然怕是已經打起了退堂鼓。
這叢山峻嶺可不是玄奘這么一個文弱和尚能征服的,這等風餐露宿,讓玄奘吃夠了苦頭。
大唐西出的邊境線上,有一座巍峨的高山名叫兩界山。此山因為地處大唐和一個小國的邊境線上,因此得名兩界山。這兩界山在之前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五行山,也有著五指山之名。
這五行山下壓的不是別人,正是齊天大圣孫悟空了。不過沒有天庭的敕封,孫悟空這名頭可就不那么響亮了,而且還來源不正。
就在玄奘即將踏上五行山的地域之前,觀音駕云飄然而至,身形一晃,沒入了山中。
“悟空!”觀音來到山中的石室,輕聲喚道。這石室并不是漆黑一片,石室的一側有一道陽光常年射入,使得石室光暗分明。
“拜見菩薩!”孫悟空那隱于暗處的身影緩緩露了出來,朝著觀音躬身拜道。
“這些年卻是讓你這只猴頭憋壞了吧!”觀音打趣道。
“五百年的靜修,讓老孫明悟了許多!”孫悟空淡然的回道,這些年來給了孫悟空一個靜心修道的大好機會,讓他明悟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