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沒辦法,只能徹底放棄掌控工部。
而這邊呢,趙王一直等著的盟友,也終于給他送來了機會。
徐南生家族里,派往各地為官的人,被人接連揪出來,硬要牽扯到徐南生的話,其實還有些勉強,只是因為這些人跟他是一個家族的,而且多是他舉薦下放的。
唯一一個比較大的事,是徐南生的親孫子,在西境為官,卻不知是中了什么邪,被人揪住了屠戮凡人的把柄。
屠戮凡人,乃是禁忌之中的禁忌,凡人乃是神朝最底層的根基,也是所有修士的底層根基。
尤其是對于門派來說,有足夠龐大的人口基數,出現人才的概率才會更高,他們能挑選出來補充進門派的新鮮血液,才會源源不絕。
就算是凡人里占山為王的土匪,但凡是有點數的,也不會搶自己勢力范圍的人,反而會給那些普通人庇護。
所以了,屠戮凡人的事,被人揪出來,那就沒法善了,這是犯了眾怒了。
徐南生又很疼愛這位所有的親孫子里,唯一修行天賦不錯的孫子,當初去西境鍍金,全程都是徐南生一手安排的。
如今出了這種事,一向果決的徐南生,便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要么當機立斷,大義滅親,要么就會被人借此搞下去。
可是他還沒想到兩全之法的時候,趙王這邊已經以最快的速度下手了,他的親孫子被活捉回離都,朝會上,也開始借此大肆攻擊徐南生。
徐南生一看這架勢,他就算是想大義滅親也不可能了,索性端正態度,挨打立正,但就算這樣,也依然被罰俸,讓他回去閉門思過,親自去處理宗族的事,最近吏部的事,就跟他沒什么關系了。
于是乎,周王最后的支持也沒了,在朝局上孤軍奮戰,被趙王騎到頭上了,也只能隱忍不發。
在徐南生這件事上,怎么處理,周王都沒發表意見,只是表示服從安排,神朝法度為先,事后還真的什么都不做,老老實實的認打認罰,窩在府邸里,在沒插手過。
隔了沒幾天,就有一位當出頭鳥的御史蹦跶了出來,提起了儲君之位空了這么久了,也是時候選一個了,終日無儲君,神朝國運終歸不穩。
這種時候,說這種話是什么意思?
整個神朝,就只剩下趙王勢力最大,原本能跟他做對手的周王,成了孤家寡人。
還能選誰啊,只能選趙王。
皇子之間的爭斗,比拼的是各方各面,如同養蠱一般,最后勝出的,自然是綜合來看最有能力的,這種皇子,繼承帝位,才有可能讓偌大的神朝,繼續昌盛下去。
按理說,以為御史來插手這種事,簡直是找死,但這一次,嬴帝卻什么都沒說,只是暫且將這件事壓下了。
這就是表達了態度,趙王已經十拿九穩了。
整天還在禮部吹牛打屁,偶爾辦培訓班的秦陽,自然是知道這些消息的,他壓根沒插手,反正倒下一個正好,等到只剩下一個的時候,再把最后一個干趴下,那嫁衣上位的阻礙就會降到最低。
身為女兒身,若是還有別的皇子有希望成為儲君的時候,嫁衣成為皇太妹的希望很小。
只要露出這個念頭,絕大部分的人,第一反應,絕對是抗拒。
抱著個茶杯,秦陽很沒上官威嚴的豎起耳朵,聽禮部的手下們,私下里悄悄的討論最近的事情。
秦陽忍不住撓了撓頭,事情不太對勁啊。
周王怎么就不行了?
再者,吏部尚書徐南生,就這么輕易的被對付了?哪怕沒讓他卸任,卻也讓他回去閉門思過了。
以目前的情況,不需要太久,只需要晾徐南生一年時間,趙王就足夠上位了,嬴帝不可能在只剩下一個皇子的時候,還拖著不立新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