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之前哏屁的輝耀和黑鐵,天宮什么重要信息都沒得到,只是知道這倆離開太昊世界,就被剝奪了權柄。
而這一次的情況,跟靈感大神官的時候,又明顯不一樣。
所有人看到的,感覺到的,只是巨變大神官被誅心大神官聯合星隱大神官偷襲,中途又蹦出來個第三方插手,解決巨變大神官的同時,差點把誅心和星隱一起干掉。
而之后,巨變大神官的權柄怎么沒的?沒人會知道。
他們只會根據前面的情況去推演。
看,這下水夠渾了吧?
只要秦陽自己不說,誰知道甲乙丙丁,被秦陽一個人包圓了大半。
至于會不會有人想到,會有什么人,有一個能力,或者一件神器,可以剝奪所有神祇的權柄。
根本不會有人這么想的。
因為根本不可能出現。
在亡者之界出現之前,可以剝奪、封印大神官權柄的事,都是不會存在的。
太昊權柄代表的是太陽,而生者的世界,太陽是生靈存在的基礎之一。
越是基礎的東西,越是不容篡改。
亡者之界可以沒有太陽,那是因為那邊全是亡者,不需要以太陽作為生存的基礎。
所以,秦陽覺得,自己當時隨便瞎扯淡,搞出來了一條世界的基礎設定,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正好契合,才能被直接通過演化。
但同樣,秦陽也明白一件事,想要以封神書所代表的亡者之界規則,剝奪封印生者世界,最強的神祇之一的權柄。
歸根到底,就是規則的碰撞。
而不是太昊是火,他秦有德搞出來水就能澆滅。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能壓的過去,是因為亡者之界的位格,絕對比現在的生者世界要高。
只有這樣,“不會出現太陽”這條真理,才能非常有針對性的壓過太昊的權柄。
本質上就是亡者之界跟生者之界的碰撞,而亡者之界這種新出現的世界,卻碾壓了生者世界。
這是秦陽自己沒事干往深層次推演的時候,得出來的結論,更深的地方,秦陽就不明白了。
轉回來再看,站在天宮的角度,以現有的信息,結合本身的認知來推演的話,能得出來的結論,就只有一個。
大的方面,沒啥說的,就是有人在針對十大神官,或者說,在針對太昊。
但往細里說,便是有人針對每一個大神官,都已經做好了一對一的計劃,如何解決十大大神官,還能剝奪封印大神官權柄的方法。
所以,秦陽壓根沒準備太急功近利,一次一個最穩妥。
這樣才能讓他們往錯誤的地方去思考,每一個大神官,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思考,到底怎么樣,才能解決他們的同時,剝奪對應的權柄。
而不是所有人都站在一起,去思考同一個問題:有人能剝奪太昊權柄?
十大神官的權柄加起來,勉強可以說是太昊的權柄,但反過來就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