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那師兄你先自己看看。”
上面的記載非常多,有時候一個符文,結合前后內容,都可能表達出很復雜的信息。
張正義說的的確沒錯,符文失去力量之后,的確會損失部分含義,理解起來也必須結合上下才行。
這些記錄顯示解釋了風波臺是什么地方。
上古的時候,大風劫醞釀,征兆愈發明顯的時候,上古地府建立了風波臺,這是酆都大帝和府君一起建立的。
主要是為了監測所有的征兆,發現所有的變化,尋找阻止大風劫降臨,或者緩解大風劫降臨的辦法。
后來積累下來的信息越來越多,阻止的辦法沒找到,可緩解的辦法卻有了很多種。
府君的觀點,便是集合眾生之力,眾生之念,眾生之愿,開辟出亡者之界。
那個時候,還壓根沒有亡者之界的概念,死了便是死了,頂多是殘留下來一部分,化作別的東西,比如最常見的鬼物。
更具體的信息,這里沒有說明,只說了觀點。
開始的時候,整個上古地府,的確是跟著府君的計劃來的,從最上層開始,所有的人都開始有了亡者之界的觀念。
所有人都對亡者之界有自己的猜想,慢慢的,從上到下,所有人都開始堅信有這么個地方。
計劃進展的的確挺順利的,前期鋪墊,難度也比想象的低,因為這是所有生靈本能會去在意的事情,愿意有這么個地方。
但最后,問題出現了,鋪墊到所有人都相信的時候,卻根本沒有人能驗證,是不是真的有這么個地方,唯獨府君自己一直堅定不移。
量變沒有引動質變,那最后的結果,跟沒有便沒有什么區別。
分歧開始出現了,酆都大帝開始選擇別的路,再加上上古天庭也開始走他們選擇的道路,分歧變成了爭端,爭端變成了不可調和的巨大矛盾,波及整個上古的大戰便開始了。
太昊的計劃,最簡單粗暴,除掉所有會對天地有所消耗的生靈,不僅僅是人族,而是上古百族,盡數去死。
停止了變化,停止了大的消耗,一切都會穩固下來,穩固在這個點,哪怕不會變得更好,起碼也不會變得更壞,只要一直維持下去,就算在無盡的歲月里,找不到更好的辦法,那也不會更差了。
太微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偏向府君的計劃,伸出還出過力,可惜后來,見不到量變引起質變的可能,便徹底放棄了府君的計劃,轉而開啟了一個名為群星的計劃。
具體這里也沒有記載。
秦陽想到太微的結局,這貨的計劃,恐怕壓根就沒有施行出來吧,反正現在壓根看不到太微掀起的風浪。
至于太一,上面卻沒有詳細記載他的計劃,只說了太一最初也挺中意府君的計劃,后來便開始支持太昊的計劃。
乍一看,這貨還不如太微,起碼人家太微有自己的計劃,在努力的尋找一條出路。
太一這個,怎么看都是一會兒:大哥說得對。
再過一會兒:二哥說得對。
回憶了一下有關太一的記載,就連十二這里的記載,太一都只是一個上古天庭,或者說三天帝的忠實捍衛者。
太一也是在大風劫降臨之間,就被人打死了,陷入了沉寂,在那個時候,他是太昊理念的堅定維護者,尤其是對于人族,惡念極大。
曾經一人獨戰數位十二師,還阻止過醫師封師,最后被打死,也跟醫師有直接關系。
秦陽暗嘆一聲。
他是真的沒想跟三天帝死磕,可是結合所有的信息來看,太一恐怕也不會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