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裝逼的事,輕描淡寫的略過,只說秦陽斬了他一尊文字化身,秀了秀肌肉。
匯報完之后,戒律司主靜靜的候著,等待著十方帝尊圣裁。
十方帝尊走出了宮殿,來到了大殿門口,遙望著這片山河,良久之后,長嘆一聲。
“人族當真是代代都有才人出,這個時代的人,目光卻比當年很多人看的都要遙遠。”
身為經歷過上古終戰的人,還是三天帝之一。
十方帝尊自然清楚,當雙方體量都足夠大的時候,若是真出現這種舉世之戰,兩敗俱傷就是必然的結果。
當年上古被硬生生的打碎,而打碎了還不算,整個世界都消亡了。
古往今來,歷來只有秘境那種級別的存在,會有消亡,大部分秘境,哪怕被打碎了,也只是被打碎了,或是墜入大世界,或是墜入其他秘境,亦或者碎片會再次重聚,歷經數萬年,甚至十數萬年,重新匯聚化作新的秘境。
而這個過程,卻不是消亡。
真正的大世界,自更古老的時間到今日,真正消亡的,也就只有上古而已。
上古再也不可能重聚,墜落的碎片,也頂多是尸體的碎片而已。
所以,亡者之界里,唯一以死亡狀態出現的,就是上古的碎片。
秦陽說的兩敗俱傷,十方帝尊倒是挺贊同的。
雖然,十方帝尊有十足的信心,哪怕上古終戰浩劫,再來一次,他也不會徹底消亡。
等到下一次穩定下來,新的時代開啟,他也會再次復蘇。
但一次之后,他已經看到了這種復蘇,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么。
整個世界的天花板降低了。
終戰兩敗俱傷,打的世界崩碎,再來兩次,可能成就道君,便是天花板了。
若是加速了水劫降臨,等到水劫過后,再次復蘇的世界,恐怕連道君都會成為傳說。
他可不是那種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人。
在道君都不存在的世界,當一個道君,還不如現在。
所以秦陽的提議,先決條件的確沒什么毛病,而且還是一種眼光很長遠的提議。
秦陽不想成為最后兩個敗者之一,也不想面對最后滿目瘡痍的末日世界。
十方帝尊同樣不想最后沒有勝利者。
他有時間可以耗,卻也不是有無盡的時間可以耗下去,風劫之后,便是水劫。
水劫可不會管你是誰,給你講道理,這是籠罩整個世界,滲透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的。
有關這一點,十方帝尊心里還是挺有逼數的。
畢竟活得久的人,那很遙遠未來的事,在他的時間尺度上,已經可以看到了。
先決條件沒問題,提議其實也沒問題。
但十方帝尊十分清楚,這個實施過程,絕對有問題。
比如,打開通道,勾連大荒,這里面肯定是有問題的。
十方界的人,跑到大荒,客場作戰,本身就不占優勢,但提議本身,他若是想要勝利,卻也必須派人打過去。
不管中間如何,哪怕中間被大荒的人壓過來,結果卻也必須是他們打過去。
反過來,放到大荒那邊,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里面肯定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