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關系他認為最輕松,跟主管單位太近太遠了,對企業都沒好處。
不過正在他和幾個領導插科打諢之時,桌上,一個不太和諧的聲音出現了。
“李總年少有為,優秀企業家優秀青年,譜子大一點是應該的嘛,都能理解。”
這話說的好像挺客氣,但是漢語博大精深。稍微用點兒陰陽怪氣和重點語氣,整個話想表達的意思可就不一樣了。
“這位是……”
看了看說話的人,李憲回身將詢問的目光投向了薛靈。
“哦、”感受到氣氛有點不對,薛靈忙上前一步,“李總,這位是上個月剛剛上任的稅務局王新峰王局長。”
李憲點了點頭。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分稅制改革就已經開始放出了風聲。
其實這事兒也根本瞞不住人,想要施行分稅制,就必須先打通地方上的關節。不可能說分就分,自打七十年代開始地方上自行調配稅收這么多年了,中央要是冷不防來個一刀切,地方上的建設肯定要出大問題。
可是給了消息,這事兒就有點兒微妙。
地方肯定是不愿意放權的,稅收上繳中央,就意味著以后每花一分錢都得上報,都得靠中央撥款。不考慮其他的一些問題,這對于地方財政支出來說就是一個大地震。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得知了分稅制改革的消息之后,各地區都暗地里耍了一些小手段。
別的地方李憲不知道,不過在龍江省稅務局方面對納稅企業,都來了一波預繳。
說白了,就是一口氣把未來三年的稅都收了——為了補償企業,給予了相當一部分的折扣。
雖然一下子多交了很多稅,但是總體算下來是劃算的。這樣的便宜新北當然不能不占——從93年開始,物價開始以大約20%的速度開始膨脹。人民幣貶值的相當明顯,錢留在手里一點兒用沒有,現在交出去,一方面給未來兩年節約了三成的稅務成本,另一方面也算是給地方領導賣了個好,何樂而不為?
可是在分稅改革開始之后,地方稅務口領導這么一輪換。新上來的領導可就尷尬了——特么大部分盈利交稅的企業,已經提前把未來兩到三年的稅都交完了!
這么一來,整個三年任期眼可見的就只能無為而治。
放誰,誰能不憋屈?
而在去年的提前澆水浪潮中,新北這頭又是第一批響應地方老稅務領導的。
這么一來,王新峰看著這新北和李憲,是咋個都不太順眼!
“李總,按說你這交稅交的挺積極,怎么自家辦年會還來這么晚呢?”
見李憲年輕,揣著尚方寶劍過來的王新峰也沒管那個,直接開懟!
一旁的李憲聽到這話,微微瞇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