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省內一號的更迭雙方當事人都已經清楚,但是現在畢竟剛剛三月份,具體的任免信息要等到四月中旬的大會才能宣布。
暗地里的風云涌動,并未在寒風料峭的三月份里體現出來。
李憲同樣如此。
作為一個重生者,他知道的大多都是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件,對于這種地方領導更迭的層面,哪怕是作為后來人,他也并不比別人多知道多少。
用了兩天的時間,李憲總算是擺平了集團內部,將集中資源在龍江省外設立一個大型的,綜合型的紙業基地的想法強行安利了下去。并得到了集團幾個股東——主要是北林政府方面的同意。
作為目前新北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北林方面對李憲想將企業大型投資放到省外的做法非常抵觸。
在這個招商引資已經發展到了幾乎病態的階段,在地方政府看來一分錢的資金流入外省,那都是肥水流了外人田。
更何況按照李憲的想法,這一輪的投資少則五六千萬,搞不好那就得上億。
這么大的項目,涉及到的建設費用,勞動用工,創造的利稅以及對產業的帶動,那都是不可估量的。
要是按照北林方面的意思,恨不得把這個項目直接投在北林市——連冰城都不行。
李憲是好說歹說,引經據典之外又仔仔細細的給北林政府分析了目前造紙產業的發展趨勢,費勁了唇舌,才說通了北林方面伍正思和劉萬發。讓這兩個大佬舍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讓這倆人明白,新北集團想要發展壯大,作為集團股東的北林想要讓手里的紅利越滾越大,就只能向南擴張。
“李總,北林方面說通了,你打算怎么辦?你說要在省外投建基地,那具體的地點設在哪兒?”
李憲的辦公室中,張大功,陳樹林以及司揚幾個新北公司的高層齊聚一堂,興致勃勃的找李憲商量著下一步計劃。
對于新北集團的這一輪大動作,別人是瞎扯,但是早有向外擴張意圖的新北公司內部,就差聚起雙腳來支持啦。
李憲的辦公桌上,一個大地圖攤開在那里。
地圖就是普通的中國地圖,上面密密麻麻的標注著代表著鐵路運輸的黑白線和代表公路水路運輸的紅藍線,除了這個之外,還用油性筆標注了目前經濟較為活躍的幾個地區。
長江三角地區,京城,以及華南部分沿海地區,都被著重標注了起來。
看著地圖上密密麻麻的字號,李憲咬著嘴唇,在華東地區畫了個圈。
最后,將手放在了卿島。
“這,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