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憐見,李憲長這么大都沒見過這么爛的路!
在龍江那邊兒,他走過最不好走的路可能也就是從邦業去林場的那條了.
可是。
雖然林場那頭的路不好走,山路崎嶇得很不說,冬天積雪嚴重,春秋泥濘不堪,經常會有汽車或四輪車在上下山的時候翻車或者是陷到泥里的事情發生。
但為了不影響伐木期的木材運輸,在夏天的時候,各林場也是會組織人手對道路進行鋪墊和修補的。就是最小的路,那也叫個“機耕路”,也比現在走的這條好走!
通往謝家莊的這條路怎么說?
恐怕只能說是“畜生道”了、
路上大大小小的深坑,很明顯都是多年的老坑。今年山東地區大旱,根本就沒怎么下雨,不存在是雨后走四輪車太多壓壞了路的原因。
這樣的路,李憲別說走過,見識都沒見識過!
在驢車上晃晃悠悠的時候,看著這蜿蜒的小路,他腦子里沒來由的就想起了趙本山和范偉是今年還是明年演的那個小品。
就是那個縣長和司機下鄉考察,車子陷在泥里動憚不得,一個老農趕驢車被小轎車擋住了去路,縣長和司機請農民用毛驢將小轎車拽出的那個。
貌似是叫什么《三鞭子》的那個。
里邊兒句經典臺詞,倒是和現在的情況有點兒符合;
那是大坑套小坑,深坑套老坑,坑里還有水,水里還有釘,進去就沒影......
雖然因為天氣大旱,面前的這條道沒有水。
不過坑是真多.......
在驢車上被晃悠的頭暈,李憲掏出了煙,從里邊摳出一根兒先遞給了趕車的老農。
眼是好煙,可是對方一點兒興趣沒有。
揚了揚手中的煙袋鍋,老頭掏出火柴嫻熟的給自己點了,然后便笑呵呵的將手中的火柴遞到了李憲面前。
“大爺!這道爛成這樣,咋沒人管管啊?”借著點煙的功夫,李憲大聲問到。
之前聽鄒妮說過,那謝家莊雖然不是個大地方,可是高低也有二三百戶的人家。比起今天一路過來看到的那些村莊,應該算是比較大的地方了。
可偏偏,經過那些小村子的道路都挺好走,到了謝家莊這邊兒,整個路一下子就完了。
聽他這么問,那趕車的老頭嘆了口氣,扯著嗓子喊道:“你們是外地來的吧?”
見李憲點頭,老頭又是一聲長嘆:“那就不奇怪了。這謝家莊啊,你別看地方小。可秤砣不大他壓千金!莊東頭是個新修地公路,莊西頭往下走幾里地那就是省道。兩邊兒溝溝河河的,這倆地方要是想連起來,那就得從謝家莊走。”
上了歲數,老頭有些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