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日后的發展之中,面對巨大的利益,理想算個蛋?
對吧?
初心這個東西,在錢的面前有時候很脆弱。
這一次到滬市來這么一趟,劉勇好想的是找到一些投資人,把民生銀行辦起來。
但是另一方面,希望集團一分為四之后,劉勇好的大半身家都投在銀行這個新事業之中,作為發起人,他想的,自然是獲得最大的話語權。
劉勇好知道李憲有錢,也確實想拉攏李憲到民生這個體系之中。但是,若是李憲投的太多......就很尷尬。
“咳、”見李憲說的無比認真,劉勇好立刻坐正了身子,輕咳一聲道:“李董,情況是這樣的。現在籌備工作組正在跟銀監會和人民銀行那面溝通,或許這三十個億的帽子,也可以往下調一調。嗯......不過單一股東占股太高,這個這個,聯合會那邊可能.....不太好說話。不過李董,你...到底能拿出多少錢來?”
哈哈、
看著劉勇好笑的跟便秘一樣,李憲忍不住搖了搖頭。
作為一個從后面回來的人,李憲并不知道有關于民生銀行籌備過程中的細節。
但是這并不妨礙他知道另一些信息。
比如,民生銀行在日后的經營管理方式,以及......它的性質!
李憲也不是個雛兒了,劉勇好前后態度的轉變,加上他已知的信息,不難猜測出其想法。
不就是一個控股權嘛!
不存在的!
民生銀行后來是個什么情況?
劉永好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民生銀行A股78.74億股,占A股的26.64%總股本的21.59%,是民生銀行的真正第一大股東。安邦保險集團及安邦人壽、安邦財產、和諧健康保險及安邦資產管理(香港)合計持有民生銀行A股61.27億股,占A股的20.73%;H股3.816億股,占H股的5.5%合計65.09億股,占股本的17.84%,為第二大股東。
成立之初,董事長,行長由工商聯推舉,但是隨后就變成了國家指派,銀監會掌管。民營資本有收益權,無經營權。
這怎么說?
明面是民營銀行,但是走的還是國營銀行的路子啊!
股權結構為民營資本,同時銀行由民營企業自主要求建立,政府只負責審核資格及運營監管。董事長,行長,所有高管人員完全由董事會推舉產生的,機制上自主運營,不受政府干預的。這才叫民營銀行。
等到民生銀行這叫什么?這就叫偽民營銀行。
這事兒放在任何國家都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一個,但是在中國卻又如此的合情合理。歸根結底,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的特殊國情和經濟形態。
而另一方面也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民辦銀行實在是亂子多多。
完全自主的民營銀行,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金融投機倒把造成金融過度,形成惡意競爭的事例數不勝數。
最近的例子就是俄羅斯。
在1991年前后,開放金融業,由于采取的是休克療法,在全面開放金融的同時沒有建立起規范的市場準入機制。結果造成金融投機盛行一下子冒出很多銀行,短短兩年也就導致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盧布貨幣崩潰。
而除了這些之外,包括特權集團操控銀行,內部人控制,關聯企業貸款等理論上完全存在的弊端,讓對金融和經濟施政方針一向謹慎的政府完全撒手,無異于說是癡人說夢。
包括現在的劉勇好,為了自己的話事權憂心忡忡,在李憲看來,這特么都是上頭的行為。
金融領域你個民營企業家還想有話語權?
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