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先生的激勵下,石柱和同學們的抗日情緒更加高漲,他們心里都相信,只要一致對外,很快就會把日本鬼子趕出東三省,趕出全中國的!可事情哪有他們想的那么簡單,到了畢業時候,他們也沒見著小日本鬼子被趕出中國。
在放假時候,石柱常到他舅舅祝廣連的商行里打打下手、鍛煉鍛煉自己。
祝廣連很早前就在港口那邊混跡了,雖然沒念什么書,但頭腦比較靈活,最初時候跟人下海打漁,后來在臨洪口大浦港做事,一步步發展下來,現在自己手底下已經有了一幫工人。不過臨洪口極易淤塞,在民國一十九年時,就曾有一艘英國的輪船和日本的輪船先后在大浦港的臨洪河口航道里面沉掉,此后便經常會有船舶在那里擱淺。
打那個時候起,憑著敏銳的判斷力,祝廣連就意識到大浦港恐要衰落了。果不其然,三年后政府打算在孫家山和老窯一帶另建一個新港。祝廣連打聽到消息后,專門到現場查看了下地形,這里真如后來所說的“山蒼蒼對水茫茫”,新港口正對著狹長的連島,是個建港的好地方。
隨即,在新港口開建之初,祝廣連便陸續把部分業務搬到了離港口往西幾里路的廟嶺。第二年,新港口一號碼頭正式啟用,港口也因位于連島和云臺山之間,正式定名為“連云港”。彼時,祝廣連的“廣連商行”和運輸行已經全部搬遷過來,在這里立足已有一年之余,早已小有發展,也因此博得了頭彩,生意甚是紅火。
每次石柱開學離開連云港時,祝廣連都會叮囑下:“柱子,好好念書,將來出息了,也給舅舅長臉,不要像我這樣大字不識幾個!我在外面看起來挺風光的,實際上到處都受氣啊!”
說起受氣,這些都是實話,祝廣連的生意紅火了,自然會被人惦記著,經常會有這個局那個所的來收什么人頭稅、衛生稅,還有各種從沒聽過的雜費,甚至還被逼捐過不少錢。偶爾會有當地的小混混過來收保護費,那時候石柱年輕氣盛,但凡遇到這事絕不手軟,把那些混混打得哇哇直叫,落荒而逃。
在全民抵制日貨的時候,祝廣連商行里的日貨還曾被強行搜走,后來聽說都被燒了。石柱也勸他舅舅不要再弄日本貨,自那時候起,祝廣連就從來不運日本貨、不賣日本貨了。
每到開學的這個時候,石柱總是會答應著祝廣連說:“俺小舅,你就放心吧,我會好好念書的!”但是他也知道,在這樣的一個世道中,誰能曉得讀書人將來會有什么出路啊,倒不如做個莊稼漢好,守著幾畝地,還能填飽肚子,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