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柱看來,但凡是有些身份、地位的人,身上總會散發出一股傲慢的氣息,但是在李香蘭身上,他并沒有看到那種傲慢,李香蘭也并沒有因為他的身份低微而有所嫌棄,反而對自己很是客氣。李香蘭甚至還拿出了自己的私人相冊,和石柱一起翻開來看,里面有她小時候直至最近的照片,每翻到一張照片時,她還會給石柱細細講著是什么時候照的。
對于兩個萍水相逢而又志趣相投的年輕人來說,友誼似乎很容易就能建立起來。
一個多鐘頭后,雨便慢慢停了下來,繼而夕陽也露出了頭,把西邊的彩霞映襯得光彩奪目。陽光從車后窗透了進來,照在李香蘭的身上。石柱從側面望去,她仿佛就像個仙女一般,身上散發出萬道光芒。
不久之后,車就到了長春城。
進城的路口有日本人把守,個個都荷槍實彈,看上去守備非常森嚴。石柱立馬就感覺到了氣氛的緊張,也終于意識到,自己真的是處在“異國”了!
把守城門的日本人攔住了車,詢問一番。隨后,李香蘭便從手提包中掏出一本證件,上面印著金黃色的高粱花,她又用流利的日語和守門的人交談了幾句,那人便揮手示意,讓底下人移開了路障,放李香蘭的車過去。
“李小姐日本話說得真好啊!”石柱言語間流露出一種欽佩。
李香蘭笑了笑,對石柱說:“大兄弟,不瞞你說,雖然我是在這里出生的,但我是日本人......”
石柱聽這么一說,也頗感意外,一路上與自己相談甚歡的女子居然是個日本人,而且從她的話語中完全聽不出來。此時氣氛也變得有些尷尬,車內陷入了一片沉寂。
片刻之后,車到了一個路口邊停了下來。
李香蘭對石柱說:“石兄弟,今晚大滿洲帝國‘康德皇帝’要在帝宮宴請各界人士,邀我去獻歌,不便帶你進去,咱們就此別過。若有機會,下次定帶你到帝宮里游覽一番!”
“李小姐客氣了,一路上多有打擾。我也正好有事情要辦,不便再麻煩各位了!”
臨別前,李香蘭從相冊中拿出一張照片送給了石柱,說道:“咱們雖萍水相逢,但石兄弟不畏歹人,拔刀相助,非常感激。這張是我十六歲時的照片,送給你作為紀念吧!后會有期!”
李香蘭最后說的“后會有期”四個字,終歸沒有實現,這次萍水相逢也成了她和石柱的唯一一次相遇。幾十年后,當李香蘭以另一種身份再次來到長春時,她還會時常想起這件事。
至于石柱,他并不明白李香蘭為何要送她十六歲時的照片給他,或許連李香蘭本人都不知道吧。但冥冥之中,也許這就是天意-離別之后,石柱自然也沒有再遇見李香蘭,但他似乎又遇見了,幾年之后,照片中的這人,也是在十六歲這個年紀,居然闖進了他的世界,而且一待就是一輩子!
石柱把李香蘭的照片揣在了懷里,借著西天的最后幾縷陽光,帶著金毛離開了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