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劉守碑,又收得一位好徒弟。”
拜師禮結束后,安王第一個發話祝賀,在他之后,其他人也一一給出祝賀。
“小劉,恭喜了。”
“劉賢弟,恭喜了。”
“師兄,恭喜……”
“同喜同喜。”劉云霄笑了笑,隨后對吳勉道:“好了,起來吧。”
等吳勉起來后,他指著周圍幾人道:“安王殿下,煌前輩,一元子道兄你都認識,我也不費心思像你介紹了,你先向他們問個好。”
來時不是見禮了嗎?
雖然心中有些疑惑,但是吳勉還是依言照做,對安王等三人問候道:“學生吳勉,見過安王、煌前輩、一元子道長。”
“好!”安王笑道:“沒想到前些時候本王問你是不是劉前輩弟子,長生還說不是,現在卻已經是了,世事變幻之快,真是叫人琢磨不透啊。吳勉……這個名字,本王記住了。”
說話間,他從懷中拿出一方玉佩給吳勉,又道:“這方玉佩你拿著,此乃本王信物,你能用三次。”
吳勉遲疑了一下,往劉云霄處看了一眼,見他微笑頷首后,吳勉當即雙手承接玉佩:“謝安王!”
一個王爺的信物,哪怕就只能用三次,那也是世人不敢想象的大好處,吳勉沒想到自己只是拜劉云霄為師就會得到這么巨大的好處。
緊接著,他又聽煌音笑道:“我沒什么好送的,但是見你似乎挺喜歡糖葫蘆的,就做了些糖葫蘆,現在放在你房間,你回去的時候可以一日吃一串。”
糖葫蘆?安王給了能用三次的信物,您咋就給糖葫蘆呢!
吳勉雖然無語,卻還是道:“謝前輩!”
“安王和師姐都給了好東西啊。”一元子在吳勉向煌音道謝后對吳勉道:“貧道一介出家人,沒有信物,也沒有糖葫蘆,不過既然你拜劉賢弟為師,貧道也不好意思不表示一二。這樣吧,你琢磨出了四象護身法,若是不知用法,著實暴斂天物,這本四象護身法的法決,你回去好生參悟一下。”
話畢,一元子將一本泛黃的冊子遞給吳勉,上面用楷書寫著四象護身四字。
依舊是雙手承接,吳勉謝道:“謝道長。”
見吳勉謝過三人,劉云霄又笑道:“再來向這幾位師叔問好。他們雖然不是我們守碑一脈,也是昊天門下。”
說話間,他指著身旁四個穿著深衣的人其中三個道:“這三位現在在東院教書,他叫董明,他叫端木和,他叫張弓岳。”
吳勉將收到的玉佩和冊子塞入懷中,走到兩人面前深揖道:“見過董師叔,端木師叔,張師叔。”
“好師侄。”董明笑了笑,遞了一本書給吳勉:“這本《詩》我這幾年一直放在手邊的,現在算是你入門的禮物,還望一讀,再讀,三讀。”
在他邊上的端木和也將一本書遞給吳勉,淡淡道:“這是《書》,我加了一些批注,你有空可以看看。”
張弓岳同樣是遞出一本書,聲音溫和:“我的是《易》,也擅自加了一些見解,你可參考一下。”
等吳勉接過三本書道謝后,劉云霄又指著另外一人道:“這位是吳鶴,他是南院梅湖學派的堂長。”
“吳師叔好。”
“你姓吳,我也姓吳,我們還是本家呢。”吳鶴笑著說完,將一本書遞給吳勉:“這是《禮》,我也加了批注,看完以后記得給我來封信,我們好生探討一下。”
“師侄定會書信請教。”
接過了書,吳勉知道,從今日起,長商本地的勢力都會知道他這么一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