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時常接觸各項政事,對多少糧食能夠養活多少人心知肚明,而現在圖表上標明的數字和墨條走向卻明確的告訴了他們,朗州產出的那些糧食連養活一半的朗州百姓都難……沒錯,不是吃飽,而是養活!單純的讓人活著!
“阿勉,這些數字都是真的?”周長生盯著吳勉的眼睛沉聲問道。
吳勉迎著周長生的目光回答道:“這些都是康達城戶房記錄的數據,我整理之后校對了幾遍,各冊記錄的數據大致能夠對得上,應該是真的。”
周長生一時沉默,望向了一旁的孔文軒。
“阿勉,朗州貪墨情況嚴重嗎?”
明明是在生理狀況無法影響到的夢中,孔文軒聲音卻變得有些干澀沙啞,好像是喉嚨中沒有足夠的水分滋潤一般。
“這事我也不清楚。我在朗州沒接觸多少人,常見的也就是同知黎明田黎大人,這么短時間我也不敢肯定他是個怎么樣的人。”
吳勉的回答讓孔文軒立刻反應過來。
不說朗州那些官員豈會讓吳勉輕易發現他們貪墨?吳勉到朗州連十天都沒到,而且為了隱藏身份,不可能接觸太多人,怎么可能知道朗州那些官員是否貪墨?
略微沉默后,他死死的盯著浮在吳勉身邊的四張圖表,似乎要通過雙眼將其烙印在心中:“我會盡快處理好這邊的事情過去,你再撐兩日。”
事到如今,他能給出的也就是這個承諾。
商州的事情沒解決,他無法分身,不然當初也不會轉移狀元氣運給吳勉,讓吳勉代他前往朗州赴任。
早點過來又如何?這些事情又不是一個人過來就能解決的……
內心輕嘆一聲,吳勉指著關于糧食產量的圖表道:“當務之急,還是糧食的問題。朗州糧食的產量歷年都不高,近十年更是一路走低,若是不解決糧食的問題,一切都是空談。大師兄三師兄,你們可有什么法子?”
孔文軒順著吳勉的手指看了一眼已經記在心中的圖表,沉聲道:“我已同互州知州商議過此事,他三日后會發千石糧往朗州,以解燃眉之急。”
他話才說完,周長生就接口道:“再加兩千石吧。我有朋友在互州經營糧草生意,待會兒回去后我書信給他,讓他籌兩千石糧食,一同發往朗州。回頭我在問問岳州的朋友,或許也能發一些糧食過去。”
兩千石?
岳州沒個數的糧食暫且不說,周長生能夠讓他互州的朋友發給朗州的糧食的數量就讓吳勉愣了一下,有些不可置信。
這可是百多噸的糧食啊!
雖然對朗州幾十萬百姓來說只是個小數字,但是對任何一個個人來說,這已經多到不可思議了!
不僅是吳勉有些不可置信,孔文軒也是面露詫異的看著周長生:“兩千石可不是小數目,你那朋友什么來路?”
周長生也沒回答,只是沖著孔文軒和吳勉笑了笑。
這種笑而不語真叫人討厭啊!不過三師兄的能耐還真可以!
吳勉內心一陣腹誹和稱贊,到朗州后一直縈繞在心頭的壓抑頓時消減了許多。
雖然三千石糧食對朗州幾十萬百姓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但是糧食能夠送到,就足以振奮人心了,若朝廷的賑災資源也能在之后跟上,朗州只要再買一些糧食,那么撐到年底是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