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楚辰再度加大迷霧退散的速度。
每天退散面積一千平方公里,提高到每天退散兩千平方公里。
眼下,華夏星的總面積已經達到八千七百平方公里,連游客數量在內,每天可以進出華夏星的人口數量攀升到890萬人。
而每天的收入,則是四百五十普頓左右,已經是每天二百二十普頓支出的雙倍。
也就是說,他現在一天的純利潤,已經超過了兩百普頓。
已經到了可以加大迷霧退散的時候。
再次加大迷霧退散速度之后,每天將會增加兩千平方公里的面積。申請土地的人數,若無意外,也將從一百萬人提高到兩百萬人。
就算是以這種速度增加下去,再有六七天,宇宙裂縫也能開始朝著寧省之外的城市投放了。
網上,有關傳送光門的推斷很多。支持率最高的是‘人口論’,因為‘人口論’有個最大的支撐論據——傳送光門只出現在人口密集的城市。
而在華夏星,傳送光門的分布卻極為平均。
因此,很多網友們擔心,若‘人口論’這個推斷成真,那說明華夏星的總面積遠遠低于地球。
原因很簡單,按現在華夏星的迷霧退散速度,以及傳送光門擴散速度來計算,差不多十萬人才會出現一個傳送光門,而華夏星則是五十平方公里就分布著一個傳送光門。
算下來,等到傳送光門分布全國之后,華夏星的迷霧退散面積,其實也就七十萬平方公里,連華夏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事實上,楚辰也確實是按人口數量來投放宇宙裂縫。
等到華夏星的土地退散面積超過七十萬平方公里之后,宇宙裂縫也確實會開始向其它國家進行投放。
而按楚辰原本的計劃,這面積其實是要翻一倍的。只不過上次遇到有**進入華夏星的人口數量飽和的問題,導致他縮短了一半的投放數量。
如此一來,也就導致面積縮小了一半。
也就是說,全球七十四億人口,等華夏星的土地退散面積達到三百七十萬平方公里,宇宙裂縫就將遍布全球各個城市。
只不過,華夏星被迷霧遮擋住的總面積,并非和網友們猜測的那般,可能只有地球的十二三分之一,甚至更小而已。
華夏星的出現,是他以地球為藍本意外創造出來的。
總面積和地球一樣,也是5.1億平方公里。
地球的陸地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三十還差點。而按楚辰的規劃,華夏星則反過來。
在華夏星,陸地面積將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達到3.5億平方公里,其余的才是江河湖海。
陸地面積越大,可居住的人口越多。華夏星能夠承載和養活幾百億甚至幾千億人口,才更符合他的利益。
若非沒有海洋,很難構成全球的水資源生態平衡,需要額外花費宇宙裂縫來平衡,他甚至會讓華夏星的陸地面積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
3.5億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只花了370萬平方公里就把全球所有人口都弄進來,連零頭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