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他把目光鎖定在了那個“2”上。
這個數字他很熟悉,不是因為他很二,而是因為他剛干掉了兩個玩家。
也正是因為干掉了他們,他才得到了“擬態”技能。
那么“可用模板”的意思,難道是可以模仿那兩名玩家的意思?
本著“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理論,彭克決定試試。
《自由都市》就是他現在所在的游戲,還是因為“擬態”的出現他才知道的。
看著這個名字,加上他今天的觀察和經歷,他確定《自由都市》就是“GTA”類型的都市背景沙盒游戲,而且比他生前玩過的“5”更先進。
也就是比他經常說的“給他愛5”先進。
具體多先進,他還不知道,畢竟他剛來就死了兩次,而且只走過上班路這一條線。
不過單從這一條線的觀察來看,游戲的所有房屋好像都能進入,景色也不錯,在線玩家也很多。
哪怕不說可互動房屋和景色,只說人物模型也能說明問題了。
最開始他為什么沒有反應過來這是游戲,除了因為看不到玩家的游戲名和“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緣故,就是因為游戲建模很真實,畫質賊好。
雖然整個世界看起來顏色更加鮮亮,但是因為本身在這個世界的緣故,他沒有太過疑惑。
要是《自由都市》是個卡通畫風,或者分辨率低一點,人物建模差一點,他應該早就能猜出自己是穿越到游戲里了。
那么既然是游戲,“擬態”這個技能讓彭克想到的就是玩游戲時建立角色的程序,比如捏臉什么的。
而隨著這些東西就在他腦海里閃過,他所在的黑暗世界也開始發生變化。
虛空中冒出很多綠色的直線,密密麻麻的開始穿插排列,很快就構成了很多物體的線條模型,讓彭克站在了一個由綠色線條構成的房間一角。
然后線條模型從底部開始出現顏色,并且顏色快速向上延伸,飛快的變成了一個“真實”的房間。
他面對一個墻角站著,兩面墻上各掛一面鏡子,鏡子都朝向他,兩面鏡子旁邊各有幾個大柜子。
神奇的事情來了,本來兩面鏡子里應該都是他的身影,結果只有一面鏡子里是他,另一面鏡子里卻是個模糊的人形。
并且這面鏡子旁邊還貼著兩張圖片,正是被他干掉的“想玩雪的橙子”和“如是我聞”。
游戲經驗豐富的彭克哪還不明白,這就是捏人環節。
兩個可用模板的意思也不是讓他完全變成那兩名玩家,如果真成那樣就不叫“擬態”了,而是叫“套牌”和“冒名頂替”。
那樣早晚會露餡。
他看了一下,兩個模板的作用類似一些捏臉系統里的“預設”,如果玩家懶得詳細捏臉,直接用預設就能進入游戲,頂多是跟其他人撞臉。
“擬態”技能相當于在預設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讓自己跟別人有區別,但都是玩家。
之所以這么說,那是因為一般游戲是捏完臉之后再起名,并且起完名就進入游戲里。
“擬態”技能不是,它是不捏完臉也可以起名,并且起完名之后不會離開“捏臉空間”,而是顯示模糊人形的鏡子里會出現名字,就在擬態角色的頭頂上。
就像彭克在超市里看其他玩家一樣。
這也是擬態的最重要一環。
而那些細節修改,就是幾個大柜子的秘密。
他拉開幾個柜子看了看,發現柜子里是不同款式的衣服、不同款式的頭發、不同款式的胡子、不同款式的眼鏡等等。
都是兩名玩家之前用過的“數據”,直接被裝進了柜子,可以讓彭克進行選擇。
“牛批!”
其實這樣也對,這些東西都是游戲里有的東西,使用它們也更容易被游戲認同。
如果他真的憑空造了一些東西,搞不好游戲不兼容。
就像他以前玩游戲的時候加mod,很容易出BUG,就是數據不兼容的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