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沒開刃。
原亮曾經猶豫過,要不要開刃?
試過這把刀,輕易切碎石頭,好像是劈骨刀的感覺。
晚上山丫送飯,順便送來厚厚一封信。
拆開信封,是很多東西。
有燕王的一些情況,統兵數量,有多少高手,轄地幾何,人口幾多。還有幾個大宗派的大致情況。
北地多宗師。
這是很意外的情況,在燕王轄地及附近地方,單是南朝境內就有七名宗師。
有幾位宗師跟燕王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更意外的是……燕王府中有一名宗師,燕王本身也是宗師級別的修為。
難怪燕九舍得花錢買彎月桂。
接下來是燕九的情況。
有錢有地有人,這家伙手下有兩支軍隊,三百鐵血衛,八百燕蕩軍,身邊常年跟著兩名高手。
關于燕九的資料很全,這家伙很生猛,沖鋒在前。燕蕩軍是重騎軍,每戰必前。
關鍵是,這家伙是“好人”,在老百姓的眼中,他比燕王圣明多了。
這就有點為難了。
殺一個老百姓眼中的好人?
看過燕九資料,接下來是原家在北地的人員名冊,有各處負責聯絡的人手,還有負責探查消息、及眾多戰斗人員。
原亮沒有細看,知道是什么東西就放下,這一戰不會用原家的人。
接下來幾天繼續看刀譜,養真果也移植到地上,每天用溫養術溫養兩次。
七天后放下那張白紙,好好收拾一下東西,準備出發。
黑刀有鞘了,一條白色皮帶系在腰間,斜掛著黑色皮鞘。
黑木棍多了個豎長的白色布袋,好像是傘袋一樣斜背在身后。
白鞋,白袍,白色布袋,白色腰帶下懸黑刀。
那些鑄材被山枝等人找到張半……沒錯,原亮見不到張半,三個丫頭找到張半。張半帶她們去熔煉鑄材,將鑄材變成大小不一的鐵板,又做件皮甲,皮甲前后都是內兜,插滿一塊塊鐵板一樣的鑄材,變成護甲。
不再臃腫,便于攜帶。
這一去是打仗,不能攜帶藥草,不再乘坐馬車,甚至連刀譜都留下。
原亮全身上下只剩腰帶暗格中的丹藥。
鐵棍背在身上……其實他也想不明白,為什么要帶著棍子?就算血劍珍貴,是罕見寶物,可天下寶貝那么多,一雙手能拿多少啊?何況再寶貴也沒有朱果寶貴。
同樣負累的還有鑄材,不知道要背到什么時候,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用來煉刀。就目前而言,煉器術學了個亂七八糟,大型煉器爐也是杳無蹤影……
還是那個原因,木靈給他一種不忍舍離的感覺,那就背著。
臨走前,所有人好好休息三天,包括影衛。
三天后出發。
檢查過所有武器,丹藥,用不到的東西全部留在原家。
原亮想留下二左,如果可以的話,二張也不想帶。
四個人很堅決,不帶我們去,我們就死在這。
這是四個練武天才,只要假以時日,起碼是原駿一樣的實力。
可惜缺少時間,年輕的他們不夠強。
宗真也要跟著,跟原亮說,一旦成為拖累馬上自殺。
三女就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