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使不得啊。”
“九百。”
“大人……”
“八百。”
蘇大戶不說話了,越說越少誰受的了?
原亮等了一會兒:“還賣么?”
“這個這個……”蘇大戶不敢亂說話。
“我知道你們想賺錢,可惜,我是外官,總有離開時候,我走了之后,這片田地會如何?浮云山又會如何?”
“一千一,我就都賣了。”
原亮思考片刻:“也行,但是你得幫我把另外兩戶的地一起買下。”
“好,我去談。”蘇大戶拱手道別。
四天后,原亮和蘇大戶幾個大戶出現在歸縣縣衙,山枝去做交割,簽字畫押。
如此,歸縣收到一筆契稅錢,三位大戶分別收到數百萬到幾千萬不等,原亮得到土地。
具體事情由原太乙來做,安定一些零散居民、招山民出山、招收佃戶,總之就是種糧。
原亮繼續閉關。
論不務正業的官員,原亮絕對排第一。
這次閉關是為了皇龍株和養真果。
養真果要簡單一些,成熟了吃下就是。皇龍株要生長到足夠年限才有用。
如此又是過去三個多月,似乎他每次出關都是稻米成熟的時候。
就在這時候,知云府有信差到來,難得的送來一份朝報。
朝報么,就是簡單記錄一下朝廷發生了什么大事,有什么對策,還有各個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情。
很厚一份,被翻開在某個頁面,用木板壓住、繩子捆住,解開繩子,拿下木板,這一頁朝報說的是缺糧。
江南魚米之鄉再次鬧水賊,劫走大批糧食。
大都以南,連帶中原城范圍,一共有七個道府大旱。
年平生用朝報提醒他,你自己說的要交賦稅。
看過這一頁,再從頭到尾翻看一邊,南疆戰事陷入膠著狀態。
原亮有糧,浮云山已經第三次豐收,連吃帶糟蹋還攢下五千萬斤。
不僅是有糧,廣闊山林是最好的放養場,跑著數以十萬計的雞鴨豬羊。
如今的浮云山蒸蒸日上,什么什么都很好,只要這樣繼續下去,最多三年就能變成天府之城。
朝報上還提了一件事情,很多地方的糧價上漲……
原亮想著找原駿等人商議一下,有守兵來報:“山北道知事,劉修劉大人來了。”
一定是來要糧。
原亮趕忙出門相迎:“師兄。”
“師兄這次是來麻煩你的。”
“要糧?”
“嗯。”他倆說話非常坦白,不用客套、也不用藏著掖著:“年府正報說你這里大豐收,可整個山北道……你也知道,山北道本來就缺糧,各地糧價瘋漲,師兄無能,壓不下去糧價,也找不來糧食。”
原亮問話:“兩千萬斤夠么?”
“短時間……一段時間內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