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問題,李持十五歲,在他前面有四個哥哥。按年歲說,任一個都比他更合適繼承王位。
等林天立下葬之后,送林一回去寧城道,原亮才又回到大都。
跟于揚名一碰面,于揚名直接問話:“你能守上三年么?”
“有你。”
“我不行。”
“我把龍甲軍留在城外,供你調遣。”
“沒用的,留在五殿下身邊才好。”
“那就留在皇宮。”原亮說話:“你挑賢臣,你多堅持幾年,好好輔佐李持。”
于揚名始終有一個擔心,萬一原亮想做皇上怎么辦?
還好,從過去到現在,原亮的表現都讓人放心。
于揚名想了想:“明天開朝。”
自從李持被殺,皇宮一直封門,被于揚名把持。因為這件事,于揚名被無數人罵成篩子,說他是古往今來第一大奸臣……
現在,終于要開朝了。
開朝第一件事一定是立新君,所以,原亮也要上朝。
定下來這件事情,于揚名讓小吏書寫文書,蓋印后送往各個衙門,一時間,大都城更亂了。
開朝啊,就是說生生死死的就這一次了。
盡管在過去的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宮里宮外發生了許多事情。
很多官員被刺殺,也有很多殺手被殺。
因為龍甲軍和劍侍駐扎在城外,大隊軍隊不敢調動,可殺手卻是沒完沒了的瞎折騰。
很多無辜官員莫名其妙被殺,府衙和各刑司衙門收到無數訴狀和密信……
過去的這一個月,是大南朝立朝以來最為混亂、最為黑暗的一個月。可以這么說,除去五殿下李持和于揚名之外,其余的所有勢力都有派人行刺。
于揚名這里只有被行刺。
于揚名始終是最顯眼的目標,所有勢力都想弄死他。
不弄死不行啊,不弄死他,大都城守軍就永遠在于揚名的手里,皇宮也永遠掌握在于揚名的手里。
沒有兵,一切都是白扯。
可偏偏地,于揚名不但是掌握玉璽和相印,連兵部衙門也被他封了。
連兵部尚書都不能入衙辦公,更不要說派發將令。
終于,原亮忙完了他的事情,要解決皇位的事兒了。
就在這天晚上,又有人遭到刺殺……
隔天一大早,兩千多官員聚集在皇宮之外。
平時上朝沒有這么多人。
等上朝后,起碼有一千五六百人要站在殿外。
很明顯地,兩千多官員分出了一個又一個群體,太子一方站在最前面。太子李儉冷著表情看向遠處的二皇子。
二皇子李熠跟沒看見一樣,他身邊圍著二十來個人,人數雖少,卻大半都是武將。
這一次,連李嘉都回來了。
李嘉是燕王世子,燕王戰死后,李嘉繼承爵位。
還一個可憐家伙庹金誠,庹金誠是七月公爵的獨子,因為跟原亮結仇,七月公爵被發配去海原城……后來戰死。
這些人都跟原亮有仇,可是在現在這個時候,他們都要來湊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