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年來,無數問部修士的全心研究,其中的絕大部分都被封藏在這間書閣之中。
沒有人想封藏,只是所有人都更想看到、學習,那些真正有用的知識。
這樣一個地方,與其說是問部書閣,不如說是問部修士的筆記墳墓,或者是知識墳墓。
像這樣的地方,天神部和無問部也一定會有,各種修煉心得、各種法陣推演……在不能變成安全并且實用的知識之前,都是只能存在于“墳墓”之中。
用了十七天,原亮記憶下來蒔齊整理好的筆記,而后發呆一天。
在這十七天當中,書閣大門打開四次,有三次是書閣修士送進來很多筆記。
按照存入書閣的時間順序,這三次送進來的筆記都是放在蒔齊筆記附近。
第一次送筆記進來的時候,四名白衣修士有些詫異,其中一個為首的問了原亮幾句,才去存放筆記,并做好記錄。
記錄一定要有,是要留檔的。可以查到這些筆記是誰寫的,主人曾經做了一些什么樣的貢獻,這些筆記的名字、內容、以及送入書閣的時間……
不用問都知道,又有問部高人離職,要離開了,臨走前留下“所有”。
前面三次都是四個人,其中都有一個年級略大的,很認真的把筆記一本本放上書架,摸了又摸,看了又看,滿滿都是不舍。
和修行無關、和境界無關,雖然只是留下來幾十本筆記,卻是他們的一輩子,留下了,這一輩子就沒了。
每一次都是年紀稍大的那個人最后離開,臨走前……還是不舍。
其中倒是有一個人跟原亮說了幾句話,留下一句:“這些是我五十多年的心血,你可以隨便看。”
當然是隨便看,不隨便看又能如何?
原亮應了一聲,那人就十分高興,甚至沖原亮說了一聲謝謝。
第四次只來了一個人,白衣如雪,白發也如雪,往里走出很遠停住,那地方有滿滿一個書架的筆記。
筆記和筆記是不同的,蒔齊的筆記就有點亂,封皮、大小多有不同,只有十幾本是一樣的……這十幾本是臨離開時一起整理出來的筆記。
那個書架上的筆記全是黑色封皮,整齊的好像是許多塊黑磚砌成的墻壁一樣。
白發人盯著書架看了一個小時,鞠了一躬才離開,來到原亮這里停住:“你在做什么?”
原亮亮了下筆記:“看老師的筆記。”
那人蹲下來拿起本筆記翻了翻:“蒔齊的,那個小丫頭也走了。”
原亮沒接話,也沒有起身見禮。
白發人放下筆記:“我也要離開了。”
原亮想了一下,合上筆記,認真說道:“先生一定會順心如意。”
白發人笑了笑:“跟我來。”
原亮猶豫一下,慢慢起身。
巨大書閣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擺放一些桌椅軟床,橫豎都是好像沒有邊際一樣。
白發人帶著原亮走去前面一堆桌椅附近,看著書架上一堆筆記:“這些是我的,你可以看。”
原亮想了想:“我好像……本來就可以看。”
白發人怔了一下:“對,應該這么說,如果你愿意的話,可以看看這些筆記,一共一百七十三本,是我一輩子的心血所得。”
說到這里停了一下:“不能算是一輩子,還有一些書存放在外面。”說著話抽出其中一本筆記,打開翻了幾頁:“這里有書目,留在內書閣的筆記、還有大書閣的書籍,都有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