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一直國力都要比魏國強,各個方面都是如此。一般情況下,他們很難找到什么機會,可以在魏國防守之下,奪回大河以北的這半個州。相反,人家魏國還常年以那半個州,作為前進基地,搞得燕國頭大的不行。
但當下,齊魏開戰,這卻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齊國雖然偏安一隅,主要領土都在世界東邊的那個巨大的半島上,但話說回來,人家那個半島物產豐富,高級修士也是層出不窮的。哪怕魏國更強大一些,在面對齊國的時候,也不能夠有任何的小覷之意,否則很容易受到劇烈的反噬。
兩個國家要是打出了狗腦子,那燕國趁機南下,收回那已經失去了數百年的故土,或許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云霄宗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情。
實際上,大燕朝廷這里,也有同樣的想法。
不過,陸朝熙在跟自己的謀臣、以及跟陸家的眾位核心修士商量過后,決定先不要輕舉妄動。
齊魏開戰這件事情,肯定是真的沒錯。但現在,人家充其量還只是在戰斗的初期,還不知道最后戰爭會發展到什么程度。如果僅僅只是普通的邊境摩擦,乃至于只是局部戰爭,那燕國要是急匆匆的南下,搞不好會瞬間把大魏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別把偷雞給玩成了圍魏救齊,那人家齊國在開心大笑之余,可也不會對燕國有多感謝。同時,大燕的南征軍搞不好還會遭到人家的迎頭痛擊。
陸朝熙是傾向于不要動手的,至少在齊魏兩國的戰事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前、跟齊國取得默契之前,不去動這個手。
當然了,暫時不動手,也不代表就要放棄這個機會。陸文恩已經下令,要求在魏國和齊國的錦衣衛,密切關注齊魏兩國的戰事情況,并及時回報。
……
后續的情報,在很短的時間里,一封又一封的從潛伏在齊魏兩國的錦衣衛手中傳了過來。
從這些情報之中,可以得知,齊魏兩個國家之間的戰事,進展迅速到讓人覺得有些瞠目結舌的程度。
主動發動攻擊的,是魏國。夏滄已經明確的出現在了前線戰場上,并且在一個月的時間里,連斬了兩位齊國的元嬰修士。
元嬰期,這對任何一個仙國而言,都是難得的高手了。連死兩個,哪怕是比燕國要強大許多的齊國,也會感到非常的心痛。
同時,伴隨著兩位元嬰修士的戰死,大魏軍隊在東邊,進展迅猛。齊魏兩國在邊境的青州、徐州兩地,都有領土爭端。這兩個州,原本都是齊國占有絕對優勢的,然而在開戰之后的第三個月,就已經全部落入到了魏國的手里了。
齊國在戰爭初期,落入了下風,他們的反應也看起來有些慢。
但人家老牌強國的底蘊,畢竟是擺在這里的。齊國的大軍,也很快從齊國的腹地,集結了起來,并在齊國的法相高人的帶領下,發起了反攻。
東洲崔氏的太上長老崔清,也是一個聲名在外的老牌法相大修士了,他成名甚至比夏滄還要更早,據說是法相后期的高人。
兩個國家的軍隊,以徐州、青州二地為戰場,激烈的戰斗了起來。
戰事進行到半年的時候,雙方的損失就已經到了一個讓人覺得驚詫的地步。普通修士的死傷,這個就暫且不多說了,光元嬰期的,雙方就已經總共死了六個。齊國損失要更大一點,其中四個死亡的元嬰修士,都是齊國這邊的。
這些個消息,全都匯總起來之后,燕國這邊的決策也自然而然的發生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