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僅三天的時間,大燕就與魏國達成了一個協議:雙方暫時停戰。
燕國大軍,將會停在許州北部,如果許都遭受圍攻,大燕軍隊會視情況救援。
之所以是‘視情況’,主要是擔心魏國背信棄義,到時候燕國跟邪魔、入魔者打生打死,魏國又不許燕軍撤往許都,那就太難受了。
畢竟,兩國之間哪怕是達成了暫時的停戰協議,接下來要打算并肩作戰,可也很難真的互幫互信。
而另外,燕**隊,也將會組織起來一波高級修士,在陸青和惟云的帶領下,前往翟州,深入進去,尋找高級入魔者、邪魔,予以擊殺。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陳滿,趕緊把他宰了。
得到崔清的尸身,并不代表馬上就能召喚出來一個法相層次的大邪魔來,總歸是要一點時間的。
而這,也是個黃金機會。
再拖上一拖,誰知道接下來會發展成什么樣?
這幾個月,對于魏國而言,簡直是噩夢。
當然了,話說回來,大燕幫忙魏國作戰,一方面是唇亡齒寒的道理——雖然這個唇齒過去瘋狂打架——另一方面,則是他們也將會從魏國手里,掏到大量的利益。
大燕當然不會白干活了。
陸青知道的真相更多,是更為迫切的想要消滅掉邪魔的。但哪怕是他,也絕非那種舍己為人、會提供無償幫助的人。該拿到手的利益和報酬,一點也不能少。
整件事情,是魏皇和夏滄一起,與惟云和陸青談妥的。
夏滄在魏國,一手遮天,說一不二,超級大權臣的樣子。而兩代魏皇,一個金丹,現任也不過剛剛元嬰而已,活不過夏滄。
按理講,哪怕實力差了老遠,但一個皇帝的本能,對于這樣的權臣肯定是心里有意見的。而作為一個實質上掌握魏**政大權數百年的人物,面對年紀比自己小得多、實力也比自己差得多、偏偏還坐在自己腦袋上面的皇帝,恐怕也不會太好。
但偏偏不是這樣。
魏國的軍政體系,穩固得很。魏皇與夏滄的關系,那叫一個君臣相宜。在夏滄成名、掌管魏**政大權時,兩代魏皇都對這位大將軍信賴有加,言聽計從。但偏偏又不是傀儡的那種感覺,夏滄作為臣子,不管是禮節還是姿態上,總是做得很到位,給予了魏皇應有的尊重。
而這種尊重,甚至不僅僅只是表面上的而已。他會給于魏皇合理的建議,但卻絕對遵從魏皇的意志,哪怕是很不合理的要求,他在勸說無效之后,也會義無反顧的執行。
每個人剛剛知道夏滄在大魏的地位的時候,都會覺得這是個權臣;在知道了真實情況后,又會目瞪口呆。
夏滄這……當真臣子典范。
在談判的過程之中,夏滄還在為大魏的利益據理力爭。他們當然知道,現在眼下也就只有燕國能幫得了他們了,也知道,這一番戰后,魏國舔舐傷口不知道要舔多少年的時間。
但是盡管如此,他還是展現出了自己的強硬態度。
畢竟,魏國要是真的完蛋了,那魔亂徹底不可抑制,最終燕國也跑不掉。
雙方的拉鋸很激烈,中間還一度差點談崩。
但這些,互作姿態的意味很重。實際上,雙方達成合作協定的速度,也是很快的,不過三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