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點,他事前實際上就已經有想到過了。
如果拿著‘太上經’這樣的超神品功法、擁有著‘最初圣體’這樣的多個頂級靈根、靈身融合起來的超頂級天賦,他還只是有普通元嬰修士的那個強度,可就太丟人了。
他也并不打算,在這個時候就爆發、鑄成法身。
既然還有很大程度的余力,陸青準備,將自己的法身,趁這個機會,鑄造得更加凝實一點,這對未來當然而然會有很大的好處。
所以,他繼續凝聚著力量,準備直到他感覺到略微有些吃力的時候,再嘗試進行突破。
當然,他也不會把自己搞得太極限。玩大了,最后掌控不住,把自己玩崩了,那可就鬧大笑話了。
……
當陸青在東海無人處,進行著自己的法相突破時,南方的齊國中,發生了一件事情。
齊國國都,也就是濟州濟都之內,大齊權臣,執宰崔在文,帶著不加掩飾的陰沉臉色,乘坐著飛馬之車,離開了國度。
齊國國主孔氏,對于大齊的掌控力,本質上,是依靠著諸多世家來完成的。齊國的政治格局,跟燕國做比較的話,雖然各地也有一些宗門、地方的修真勢力,但是總體而言,這些門派也好、小勢力也罷,也都是要聽從大齊朝廷的。
而朝廷,卻是世家把控的。
這一點,跟曾經李氏皇朝時代的燕國有點像。
曾經的李氏皇朝,除卻云霄宗的巨大影響之外,在朝廷內部,基本上是趙張莫管四家,在李氏的領導下的體系。
而齊國,則在這個形式上更進一步,皇族孔氏,幾乎就像是個形式上的國主了,真正掌權的,是下面各大世家,他們幾乎完全把控了朝政。
而這些世家之中,地位最為顯貴的,自然就是崔氏了。
他們家有一個法相,這就是最重要的因素。
十年前,崔清死在了魏國前線,這對齊國當然是晴天霹靂,對崔氏更是如此。
崔在文,是崔氏的族長,崔清的代言人,在十年前崔清死后,他就真正成為了崔氏的掌權者。
在這十年來,他殫精竭慮,維持住了崔氏在齊國內的權威。雖然,肯定是大不如前了,但在他的領導之下,至少仍然還是齊國最大的那個世家。
而最重要的是,他作為大齊執宰,在大齊軍事上產生了巨大失利之后,他也在努力的維持大齊這整個國家的利益。
崔清一死,周邊環繞著的那些豺狼,就相當于沒有了最后的顧忌,一個個變得迫不及待了起來。
傳統老對手魏國是如此,他們雖然因為和大燕的合約之中,明確規定了他們不許大規模侵入齊國,尤其是禁止元嬰以上的修士動手。但魏國不可能真的就那么規矩,他們仍然在邊界,不斷的挑事、蠶食。若非他們在十年前的那場戰爭之中,因為魔亂,除了沒死法相之外,損失比齊國還重,否則這十年來他們對齊國的蠶食還會更加有侵略性。
而大燕,雖然約束著魏國,但并不代表他們就是什么好人了。燕國借著禹州、半個青州為跳板,也在侵蝕著大齊的領地。過去,他們只是從魏國手里割走了半個青州,另外半個在齊國手里,但現在整個青州都已經落入了燕國之手。
南邊的吳國,哪怕是沒有跟他們有直接接壤,但也是虎視眈眈的。跨海的交易上,齊國這十年來吃了無數的虧,損失了不知道多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