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還好,最糟糕的情況,并沒有真的發生。夏滄終究沒有完全棄皇室與魏國子民不顧,選擇血拼到底,而是順應大勢,選擇了投降。
盡管,所謂‘無條件’投降,回頭會怎么被處理,純粹只能看陸家的意思了,甚至稱得上一句國破家亡。然而,這總比人都死光了的下場,要好很多了。
……
看著眼前這些已經全部都放棄了抵抗,垂頭喪氣的魏國修士,尤其是看著最前面的鄭宇,惟云和陸朝和的心里,卻怎么都有著一種不真實感。
魏國……真的投降了?
曾經大燕南邊最主要的敵人、在過去的歲月里,背靠大河防線,將燕國壓得幾近于透不過來氣的魏國,就這么完蛋了?
但甭管有再怎么強烈的不真實感,這件事情,也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了。
早先的時候,他們接到了消息,得知許都發生的事情,并且讓他們準備好,接受鄭宇所率領的魏軍投降。
他們其實很擔心,鄭宇到底會不會那么聽話。
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他們真的會乖乖投降么?
國家覆滅、皇帝和大將軍一起投降,這件事情,對于遠征在外的為國人來說,肯定也是非常非常突然的。一時間,可能接受不了,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或者繼續保持抵抗,都是很正常的情況。
而如果魏軍不投降,惟云和陸朝和,還真的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來處理。
畢竟,不管怎么說,當前在吳國這里的形勢,對于燕齊聯軍來說,是挺不利的。齊國主力部隊的內部梳理工作,還在動蕩之中,楚國又在西邊虎視眈眈。這鄭宇要是真都不管不顧,就硬跟著楚人一起搞事,那還真的就會很麻煩。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鄭宇投降得很干脆。
惟云、陸朝和并不知道鄭宇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但無論如何,這是個天大的好事。
他們也沒有苛待這些投降的魏國人。
在吳國北部邊境,劃出了一大片區域,這里的靈脈,都將會暫時成為鄭宇率領的魏國部隊的駐扎地。
這些靈脈的護山大陣,全部都是被摧毀、被拆除的狀態。這些魏國修士,只要在這些靈脈之中好好呆著,不嘗試重建護山大陣、不嘗試集體離開、不作異動,那在這片區域之內,他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會有什么限制。
燕齊聯軍,只留下了一小支部隊,在此處監視著這些投降者的情況。
鄭宇率領的這支隊伍,相當老實。
北邊的情況,就此靖平,對于燕齊聯軍而言,這一大威脅,也就相當于被解除了。接下來,他們終于可以將絕大部分的力量,都專心致志的投入到西南方向,與楚國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