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從軍畢竟是懷樂雷氏子弟,又有雷從諾五人帶著上門賠罪,可以說雷氏已經將姿態放得很低了,如果說林志宇仍然咄咄逼人的話,日后不但雷氏會記恨此事,對于林志宇在縣里的風評恐怕也有不小的負面影響。
風評這東西,在明州社會里,對于一個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特別是林氏想要向縣城發展,這一點就不可不重視。
而要輕輕地放過此事,又容易令人詬病說林志宇懼怕了懷樂雷氏,由莫武陵來抽這一荊條,懲罰雷從軍他不敬林族,打輕了是莫武陵循私情放水,打重了也不關林志宇和林族的事情,既全了雷氏的顏面,也無損林族的尊嚴,也體現出林志宇對五人的看重,還不至于令雷氏懷恨在心,可謂是一舉多得!
至于莫武陵那邊,抽雷從軍一荊條,則示好了林志宇,不說他是應林志宇的要求,就是他主動下手,雷從軍和懷樂雷氏的記恨,對于新宣府莫氏來說,那還是個事嗎?從雷從諾和雷從云兩人就可以帶雷從軍前來負荊請罪,就足以看出端倪。
做為懷樂雷氏的本家,新宣府雷家對其的影響力,遠超旁人所想,以至于本是同輩人的雷從諾和雷從云,卻可以決定雷從軍的命運。
不過這也沒什么好奇怪的,當初戶房副典史雷之安,不但有官身,還是身為長輩,不還跑到下面拍雷從云馬屁去了嗎?與雷之安相比起來,區區的一個雷從軍又算得了什么?
聽林志宇這樣說,雷從諾幾人也流露出了滿意的神色,這樣的結果,既達到了向林志宇賠禮道歉的目地,又不至于有損雷氏的聲望,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莫武陵看了看雷從諾和雷從云兄弟,掂量了兩下手中的荊條,在雷從軍赤*裸的背上用力地抽了一記,一聲響亮的“鞭”肉聲后,雷從軍原本白皙的后背上迅速地顯露出一道紅色的印痕,并腫大了起來,令人觀之就觸目驚心。
雷從諾站起身來,沉聲地對咬緊牙關、努力不讓自己叫出聲來的雷從軍道:“這一荊條,是懲戒你目中無人,對他族不尊!你可認錯?”
雷從軍半晌才松口,顫抖著聲音答道:“我認錯!”
“既然林少族長寬宏大量地決定只抽你一鞭以示懲戒,我等也不好拒絕。其余的懲戒暫且記下,若再有對林少族長或林族不敬的行為,十倍加罰,雷從軍你可同意?”雷從諾又沉聲問道。
“我同意,感謝少族長手下留情,饒我此次不敬!”雷從軍忍痛施禮道,“若有再犯,從軍甘受懲罰,絕無怨言!”這一荊條雖重,但只是皮肉之傷,比起他起初設想的結果已經好得太多了。
雷從軍忍著痛苦走出了廳堂,自有雷家人為他施藥,送其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