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七日的急行軍,李承乾和侯君集率部終于與在花牛河源頭的李靖所部會合,在轅門久侯的李靖也是樂樂呵呵的把李承乾迎了進去,還神神秘秘告訴李承乾有好事。
看著一副老頑童模樣的李靖,李承乾是一頭霧水,不是剛吃了一場敗仗嗎?他實在是想不出來能有什么讓李靖這么高興的。
“殿下,五日前慕容順遣使來書愿意將吐谷渾三分之一的國土割讓給我朝,并遣質子如朝,愿意永遠臣服于我大唐,怎么樣這是好事吧。”,話間還將和談書交給了李承乾。
聽到李靖這說,李承乾不由的皺起了眉頭,看都沒看李靖給他的和談書直接就交給對面的侯君集,盯著拂著胡子微笑的李靖,生硬問道:“大將軍是打算和談了?”
“談?他有什么資格跟老夫談,三分之一的國土?只要老夫愿意用不了兩個月的時間,西海道的軍隊就會向犁一樣劃過吐谷渾的每一寸土地。至于那個慕容順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罷了,現在正是我軍發起攻擊的好時候,一勞永逸的這個盤踞在我朝西北大巨患。”
看到李承乾不樂意,李靖趕緊的詳細的說明一下他的想法,他知道這次太子為了給大軍創造有利作戰條件差點賠光了自己的全部家底。
現在要說不打了那這位太子爺肯定是第一跳出來反對的,誰不知道他為了手下的一個普通士卒和楊恭仁差點在太極宮打起來。
呵呵....“那大將軍想要什么時候進攻,本宮愿意讓秦懷玉率領六率余部為前部先鋒、披堅執銳為我大軍主力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既然李靖的意思不是他想的那樣,那這生硬的態度自然也是要有所改變。
“這個不急,先休息一下,等前面的斥候回來,再著急眾將議一下如何出兵,畢竟這次我軍的損失不小,謹慎一點也等少一些傷亡。”......
當日下午,和李承乾一起聽完斥候的匯報之后,李靖隨即下令擂鼓聚將,對于這一仗李靖可以說是非常滿意,僅僅只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就消滅了這個大唐西境的禍患,也為他的軍旅生涯劃了一個圓滿的句話。
在經過簡短的戰情通報后,李靖看著坐在兩個側的諸將,沉聲問道:“諸位,這將是我軍在西征的最后一仗,慕容順已經和羌唐的羌人合軍一處打算利用現有的地勢和作最后一搏。來,你們都說說這仗該怎么打。”
“大帥,羌唐的山脈都是從西至東的走向,山間多事崎嶇蜿蜒的小路,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作戰,這個慕容順恰恰就是看重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沒有南下和他封地中的軍隊的匯合。”
“而且這個地方和吐蕃鄰近,他們那態度曖昧誰也不敢保證這些家伙會不會趁火打劫,是以末將認為此次作戰還應該派出一部分軍隊觀察吐蕃方向的動態。”
段志玄用兵向來以穩健著稱,他打仗的時候沒有**分的把握是從來不會把最后本錢投進去的。這次李靖將大軍主力全部匯聚于次,就是打算把這股十分疲憊的軍隊全部都壓上去,這種打法再他看來是十分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