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當然知道長孫無忌的擔憂是什么,無非就是因為關中人口的快速增長而擔心。就像一個杯子,它能乘的水畢竟是有限,這臨界點一旦被突破,那它所帶來可就不僅僅是土地一個麻煩。
“舅舅,土地和人口的問題歷來都是當政者最為頭疼的問題,你要想把它們都平均起來那是不可能。
因為那些手里掌握大量的土地的世家大族不會同意,動了他們的土地就等于是和他們開戰,楊廣就是最好的例子,不管是父皇還是本宮是都不會去做的。”
“本宮這么做一是照顧了那些軍戶,二來用一種新的模式來經營一座城市,除了耕地以外三分之一的土地將屬于空閑狀態,這樣一來耕地豈不更多了。
百姓們對世家土地的依賴將會大大減少,如此一來他們留那么多地干嘛呢,種糧食嗎?他們自己能吃多少啊。
現在朝廷每年都會從林邑等地采購大量的糧食運到關中,他們種的那些糧食又賣給誰去呢?
所以世家手里的土地將會大大的貶值,狹鄉和寬鄉的界限將會變得十分模糊,父皇的想遷移人口的計劃的阻力將會小的多。”
哦,我說皇帝怎么會同意太子這么干呢,原來是為了狹鄉遷寬鄉的政策打打鋪墊,這對父子倆也真是機關算盡了,那些世家大族碰到這對父子也算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霉了。
“若是如此,老臣就心了。”,話畢,放下心中疑慮的長孫無忌一口就干杯子中的涼茶。
“不過有一事,本宮回朝后就感到十分奇怪,這次為什么不是由舅舅你和房相中的一個出任按察使,而是讓魏相去了,這不是他所擅長的啊。再說父皇怎么會讓韋挺出任副使呢,朝中比他強的大臣太多了吧。”
這家伙小時侯與隱太子李建成關系不錯。武德皇帝進長安以后,署為隴西公府(李建成)祭酒,遷太子左衛驃騎、檢校太子左衛率,隱太子李建成遇之甚厚。
武德七年,因楊文干之事,與杜淹、王珪于流放巂州。貞觀初年,得到王珪幾次舉薦晉黃門侍郎,拜御史大夫,封扶陽縣男,后因言獲罪遭貶輾轉投入李泰門下,成為魏王的高級幕僚。
倒不是說他投了李泰,李承乾就看不上他,而是上次關中通路的時候,這家伙明明有能力完成,結果卻把差事辦砸了,這可太耐人尋味了,所以從那以后李承乾就對他格外的留了個心眼。
“殿下,你還沒有大婚,不知道這世上還有一種風叫枕邊風。”
一直沒有說話的張玄素當啷的來這么一句,搞得的長孫無忌都不知道說他什么好了,只能無奈的指了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