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國內剛剛結束那不堪回首的十年,軍隊自1962年以來已經十多年沒有打過大仗了,建國時的那一批老帥們也已經漸漸凋零。但是此時此刻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穩定,維護邊境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必須對交趾人打這一仗。
中央下了很大的決心,在桂省、滇南等地的華國和交趾邊境線上集中了7個軍22個師36萬余人,坦克、自行火炮、裝甲車800余輛,各種火炮9000余門,各種車輛3萬余輛,并有參戰民兵、民工70余萬人,此時此刻,各項戰前準備已經基本結束,已經是利箭在弦了。
張偉看著身邊駛過的59式中型坦克,那緊密排列的負重輪和履帶,那巨大的炮塔,那長長伸出的粗大炮管,無不讓人熱血沸騰。
張偉不禁有點沮喪,穿越重生了一次居然還是步兵,雖然無碼的有那么一點更受歡迎,但是一點都不威風。
要是能夠成為一個坦克兵或者最好是一個飛行員那就完美了。
張偉開始了YY。
旁邊的靳排長剛才看著張偉目視坦克那羨慕的表情還以為他轉了性,不再懼怕戰爭了,但是現在再看到他如此不堪的神情,頓時又火大了起來。
靳排長本來就是個火爆的脾氣,一直以來就是最看不慣張大指導員這種仗著父輩的關系,在軍隊里面到處鉆營的投機分子了。
很快幾個人走到了戰前動員會的會場,這是在火車站站臺旁臨時搭建的一個司令臺。
會場里面此時已經坐滿了軍人,大概有一個步兵團的樣子,將近兩千人。
會場上面已經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歌聲和口號聲。
三人找到自己所在的連隊坐下,不久動員會就開始了。
先是電影放映,這是部隊最常見的娛樂項目之一。可是令張偉一臉懵逼的是,放映的居然不是主旋律的革命影片,而是老米的電影《巴頓將軍》,你敢信?
這部拍攝于1970年的好萊塢影片斬獲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七項奧斯卡大獎。
影片以二戰為背景,傳神地描繪了米國歷史上著名的喬治巴頓將軍在二戰期間的經歷。
巴頓堪稱是米國在二戰中涌現出的諸多將星中最特立獨行的一個,他做事雷厲風行,桀驁不馴,威嚴傲慢,以軍紀嚴明而著稱,但是也因為經常毆打士兵,發表不慎重的政治言論而毀譽參半。
導演也有意的在影片中把巴頓將軍描繪成了一個“堂吉訶德式”的,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悲劇式的英雄。
總體來說影片還是很吸引人的,老米拍攝傳記片堪稱一絕,將一個功勛垂世的將軍刻畫的有血有肉,演員的演技也是出神入化,臺下的戰士們看的津津有味。
張偉在前世就看過這部影片,他記得后來馮大炮在他的《甲方乙方》這部電影里面就有向這部電影致敬的橋段。
葛大爺在被拉出去槍斃之前喊出的那句“我在北非流過血,我在猶他海灘負過傷,我為領袖立過戰功,你們不能槍斃我啊!”堪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