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峰帶著張偉創作的劇本走了,他要趕回魔都,去和魔都電影廠的領導匯報情況,還要咨詢謝縉導演的意見。
趙峰回到魔都之后,立刻去見廠長徐商楚,向他報告這次與張偉商談的情況。
徐商楚可以說是將魔影廠從運動中恢復過來,并推向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決定性人物。
徐商楚是去年才被上級任命為魔影廠廠長的,他上任之初就發現廠子里面完全是百廢待興的局面。
在那場浩劫中,魔影廠的生產條件完全被破壞了,攝影棚常年失修,破敗不堪,許多設備都報廢了;照明車間,大多數燈具都不能用了,一通電就會燒掉;服裝車間數千套服裝也是骯臟破舊,根本沒法用于電影拍攝。
但是作為曾經輝煌一時的魔影廠,也有一個優勢,就是擁有大量的電影人才。這里出名的導演很多,拍攝班子也過硬。像燈光,攝影,美術,服裝,化妝,道具等各種專業人才有五百多人,而且其中有許多是八級技工,不但手藝好,經驗也特別豐富。
此時,魔影廠里面文藝六級以上的高級人才有108位之多,號稱魔影廠的“一百單八將”。
于是,徐商楚先是恢復和重建魔影廠的組織機構,整頓隊伍,解放思想。鼓勵大家放下歷史包袱,把主要精力轉移到恢復生產中來。
然后徐商楚開始解決運動后電影廠普遍存在的“劇本荒”問題,他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劇本創作和影片生產上。這一時期魔影廠大膽的投拍了很多有爭議的劇本,比如《曙光》、《天云山傳奇》、《牧馬人》、《城南舊事》等等,最后拍出來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魔影廠取得了很多的榮譽。
在1977年到1986年的十年間,魔影廠一共拍了162部電影,其中有48部獲得各種獎項,包括大獎、綜合獎與單項獎,獲獎總量共計261項。這十年成為了魔影廠歷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外界對魔影廠黃金十年的掌舵人徐商楚還有一個稱呼——“華國電影億元票房之父”。因為在八十年代初,在電影平均票價僅為兩毛五分錢的年代,華國共有五部影片票房過億,除了《少林寺》之外,其他的四部《喜盈門》、《廬山戀》、《天云山傳奇》、《405謀殺案》均是由徐商楚擔任的制片人。
趙峰之所以鍥而不舍的想要張偉將《花環》交給他們魔影廠拍攝,就是受到了徐商楚的影響。
徐廠長上任之后一直十分重視劇本創作工作,它不僅重建了電影廠的文學部,將文學編輯人數增加到了五六十人,還積極聯系全國各地的作家群體,只要他們寫出來了優秀的作品,甚至是還沒有發表出來的時候,魔影廠就會上門拜訪商談改編事宜。
趙峰在廠長辦公室找到徐商楚之后,匯報道:“徐廠長,我和《花環》的作者張偉已經談好了,他說可以將改編權交給我們魔影廠,但是有一個條件我做不了主,還請您來做決定。”
徐商楚聽趙峰說談好了《花環》的改編權,十分高興,這部剛發表的時候,他就很看重,認為這是一部具有突破性意義的作品,拍出來肯定能夠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