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些電影廠能量比較大,摸清楚其中的規律之后就簡單了,這也是最近這幾年長影廠和魔影廠這些地方電影廠軍事題材影片增多的原因。
拍攝時只要動用部隊不超過一個建制團或者一千人以下的兵力,軍區級別批準就可以,只要打通好軍區的關系就行了。
之所以申請軍隊協助拍攝電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樣做特別的劃算,劇組通常只要向上級單位支付一定的費用,另外再給參演部隊少量的補貼就可以了。而要雇傭地方群演的話光是人頭費就要花出去不少,更別提服裝道具和軍事裝備的花費了。
另外軍人的素質和紀律性都很好,不像地方群演,幾十人還好,要是上百人的話導演累死了也拍不出想要的效果來,根本是一盤散沙,沒法組織。
在世界各國,軍隊參加軍事題材影片拍攝,并為此動用大量軍事裝備,這樣的事情很普遍,各**隊也都把協助拍攝影視作品,當做宣傳自己,樹立形象的手段。
尤其是米國,早在1948年五角大樓就建立了“娛樂行業聯絡辦公室”來指導好萊塢電影的拍攝。在這種情況下,好萊塢的影片中凡是涉及到米軍的部分基本上都是積極正面的。即使有壞蛋存在,那也都是軍隊上層的某些野心家,米國大兵的形象在好萊塢影片中都很好。
在2001年拍攝的描述索馬里內戰的影片《黑鷹墜落》中,有一名在現實中確認是戀童癖的突擊隊隊員的角色就被五角大樓要求重新改寫。甚至是真人秀節目《米國偶像》因為有現役軍人參賽都要征詢五角大樓的意見。
華**隊在這方面就有些欠缺經驗了,此時在華國,關于軍隊如何動用兵力和裝備協助拍攝影視劇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定,要一直到1988年總參,總政,總后才和某局一起發布了相關的規定。
后世之所以那么多抗日神劇的出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寫劇本的編劇到拍電視劇的導演,整個劇組里面就沒有一個真正的軍人存在,所有涉及到軍事方面的情節全靠蒙,因而出現了不少笑話,“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子彈拐彎”,“手榴彈打飛機”,愣是把軍事劇拍成了科幻劇,連劇中作為敵對方的東瀛人都喜歡上了抗日神劇中那離奇的劇情,還出版了《華國抗日神劇讀本》一書。
劇組就住在駐軍的軍營里面,軍隊將自己的營房讓給了劇組住,他們則在操場上面搭建了一些臨時的帳篷暫時居住,這弄得劇組演職人員們十分抱歉,謙讓了幾次,都沒說服對方,就不好意思的住了下來。
張偉到達后,本著既然來了就一定要做好的原則,又和任導演,還有協助拍攝的駐軍劉營長一起去外景地勘察了一遍。
拍攝地點選在了邊境地區的一個小山頭,上面還留有上次戰爭前敵軍越境修筑的碉堡,被我軍奪回來之后,碉堡就被廢棄掉了,現在正好拿來拍攝電影。
張偉站在小山頭上拿著望遠鏡向遠處張望,看到遠處由西北向東南依次排列著五個高地,他向旁邊的劉營長問道:“劉營長,對面那里就是法卡山么?”
劉營長對于自己的駐地周圍自然是十分熟悉,回答道:“恩,就是那里,中間最高的那個山頭是主峰3號高地,傳統上就是以那里作為兩國邊界,北方1、2號高地屬我國,南方4、5號高地屬對方。”
張偉端著望遠鏡順著劉營長手指的方向望去,視野中法卡山的地形很好,他粗略地估算了一下,3號高地的海拔估計在五百米以上,比周圍的山頭兒都要高出不少,是個居高臨下控制周圍地區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