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說道:“呦呦呦,你這還有語言天賦嘞,那我考考你,你們被包圍了怎么說?”
小碗說道:“嘎恩筆包威譯。”
班長又問道:“那王八蛋怎么說?”
小碗被班長一句話就給噎住了,班長頓時重回上風,說道:“看吧,班長我平時怎么說的,做人要虛心,不要得意忘形。在戰場上你看到敵人的罪行,想罵兩句都不知道怎么說。”
小碗撓撓頭,虛心的問道:“班長,那這句話怎么說?”
班長用粵語說了一遍:“我告訴你啊,聽好了,冚家鏟。”
臺下的戰士們就學過那么幾句越語,還真不知道用交趾話怎么罵人,正想聽聽班長怎么說,沒想到原來班長也只是會說粵語,這引得臺下戰士們又是一陣哄笑。
班長繼續考核,這時輪到小盆了。班長說道:“小盆啊,你說是想要學習寫作宣傳,那你現在就做首詩”
小盆醞釀了一下感情,說道:“啊,春眠不覺曉,班長不洗澡。夜來風雨聲,我們聞臭腳。”
一首后世常見的“春眠體”打油詩,又引來滿場的笑聲。
班長也被氣的不輕,說道:“這些事情就不要向外面說了,咱們內部解決。”
小盆說道:“本來就是嘛,班長你得虛心接受意見。”
班長說道:“好的好的,我是想讓你做一首反映我們平時戰斗生活的詩。”
小盆想了想說道:“班長有了,邊境又聞烽煙起,二營戰士逞英豪。交趾小國不自量,巨龍一怒掀波濤。”
小盆沖著臺下的戰士們讀出了這首詩,雖然也是一首打油詩,但是內容很契合今天的場景,把臺下的戰士都編進了詩歌當中,戰士們給以了熱烈的掌聲。
一個小品節目結束之后,將慰問演出的氣氛推向了**,接下來的評書,魔術節目在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后也表演的很成功,接下來就是張偉和陳培斯表演的《吃面條》了。
表演前張偉對陳培斯說道:“老陳,咱們這兩天練習時你都是拿個空碗表演,今天正式演出了,我看得來真的了,我已經讓人煮好一桶面條了,你去看看夠不夠?”
陳培斯說道:“張顧問,你可別害我了,我為了琢磨吃面條時的那種表情動作,最近凈吃面條了,再說待會兒那是整整六大碗啊,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到的這個故事,太整人了。”
果然張偉和陳培斯的表演引來了觀眾們更熱烈的掌聲,從開始的陳培斯迫不及待的偷吃面條,到張偉扮演的導演交代臺詞的那段來回打岔,再到最后陳培斯實在吃不下去了還被導演硬逼著又吃了兩碗,整場表演都是爆笑不斷。
《吃面條》故事很簡單,來來回回就一個情節,但是生活化的表演和豐富的表情動作很吸引人。尤其是陳培斯不愧是極具喜劇天賦和表演才能的演員,沒有道具,沒有舞臺,沒有特效的情況下,愣是憑借著逼真的演技把所有人都逗得捧腹大笑,而且讓人回味無窮。
據說當年在春晚彩排時,《吃面條》這個小品就因為“太好笑”,差點被春晚的導演組給斃掉。當年彩排時,這個小品非常好笑,弄的彩排的時候臺下所有觀眾都前仰后合,這樣的節目形式到底適合不適合春晚的舞臺,很多人都產生了疑慮,最后是當時的導演黃一賀硬著頭皮才保留了這個節目。
小品過后,演出的最后一個節目就是張偉確定的大合唱,張偉截取了好幾首經典的軍歌,來了個大串燒,層層起伏的歌聲引得戰士們不由得跟著一起唱了起來,最后軍營里面充滿了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