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干事說道:“劉光同志從你們這離開之后,路上輾轉停留了好幾個月,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到新建的川陜蘇區,之后他就……”
于是馮干事將一位紅軍老戰士百死余生的征戰生涯講述了一遍,最后說道:“建國之后,劉主任他轉業回到了地方工作,后來一直在粵省任職,去年剛退休,退休前是粵省人大的副主任。”
王大爺說道:“劉光大哥就是厲害啊,當時我們在一起相處了大半個月,雖然時間不長,但是我還是從他那學了不少東西。”
王大爺知道了多年不見的老大哥的消息,十分高興,非要留張偉他們在家里吃飯,還特意取出埋在屋后十幾年的老酒,并且讓兒子殺了一只雞來招待客人。張偉推辭不過,只好接受了老人的好意,尋思著離開的時候留下點錢作為補償。
吃過午飯之后,張偉讓老人帶他們去李鐵柱同志的墓地看看,他們要為這位革命前輩掃墓,祭奠一下。
李鐵柱烈士的墓地就在村子對面的山坡上,大約一公里遠,但是走過去也花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墓地修飾的很整潔,被一圈石頭包圍,墳前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工農紅軍李鐵柱烈士之墓”,落款是山Y縣人民政府于1978年3月立。墓地旁邊還有一個墳頭,王大爺說這是他父母的墳。
王大爺告訴張偉,這塊石碑是縣政府前兩年立的,以前這座墓地沒有石碑,他父親就在小溪里撿了一塊石頭,大概有五十公分高,在上面寫了李鐵柱的名字,然后把石頭立在這里。
前兩年政府決定將散落在鄉間的紅軍墓地集中遷到縣里新建的烈士陵園,聽到這個消息之后,老人著急了,他不能接受,就趕忙去縣里求情。
幾十年來,他們家已經將這位紅軍烈士的墓地當成了自家親人的墳地,年年為他掃墓,老人求政府不要遷走。
最后或許是被王家對紅軍的真情所感動了,有關部門特事特辦,就把李鐵柱烈士的墳留在了原地,并立碑紀念。
張偉看到雖然是夏初時節,草木茂盛,但是墳頭上沒有一根雜草,老人說他和兒子經常在農忙之余,過來照看兩眼,順便除草。
張偉三人給墳頭添了些土,又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祭品,倒好酒,點上煙,擺在了李鐵柱烈士的墓碑前,然后三人整理好著裝,列好隊站在墓碑前面恭敬的敬了一個軍禮。
回到村里,張偉讓趙衛國給老人一家照了一張合影,又給老人單獨照了一張相片,準備回去郵寄給那位劉光同志。
當天采訪組三人回到鎮上的時候已經是很晚了,躺在招待所的床上,想到白天王大爺講述的那個故事,張偉難以入眠,他被這種質樸的軍民魚水之情感動到了,其實當年紅軍從這里匆匆而過,并沒有為當地老百姓做太多的事情,但是人民群眾卻是一輩子都在感激他們。
華國的百姓是最好最善良的,人民軍隊是最愛護百姓的,某點的書友是最帥最靚的。
果然是靈感來源于生活,張偉又找到了新的寫作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