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長空走快了兩步,湊到張天陽跟前的時候,圓珠筆依舊沒有停下。
張天陽也沒有避開他的意思。
筆記本上是新翻開的一頁,最上面用書名號括起來了一段文字。
宋長空稍微瞟了一眼,發現是:《一種基于流體力學原理的無視野胃鏡下破裂血管套扎技術》
這是什么?
宋長空稍微愣了一下。
是張天陽最近在看的文獻?還是他最近在做的課題?
宋長空覺得后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畢竟,流體力學這種東西跟胃鏡這種東西,八竿子打不著,竟然能扯在一起。
那肯定新項目。
還有那個無視野。
任何手術和操作都需要視野,視野越清晰,手術難度相對就越低。
對于很多外科醫生來說,直接把病人開膛破肚,他們會更輕松一點。
因為所有東西都可以看見,一目了然。
但礙于病人的術后恢復,甚至美觀問題,他們常常都被迫把切口開的盡可能小,或者干脆使用腔鏡手術。
后遺癥小了,但是視野也小了,難度就會上升。
一臺開膛破肚加縫合也許只需要三個小時的手術,用腔鏡做可能就要八個小時。
但不管如何,還是需要視野的。
沒有視野就能做的手術,術者都是神人,而且手術難度本身就不能太大。
難不成你還能無視野切個肝膽脾肺腎的?
大出血分分鐘教你做人。
掃了一眼,宋長空就不再看了。
一方面,如果這是張天陽的課題,看了不好。
另一方面,他確實也覺得張天陽這個無視野是在胡鬧。
但不管他心里怎么覺得的,表面都不會表現出來。
安靜的在張天陽身邊等了一會,發現他還在很專注的寫著什么,宋長空四下看看,發現電梯旁邊的鐵凳子已經被家屬們坐滿了。
然后他專門跑去呼吸內科的辦公室,“借”了一張小板凳出來。
“坐著寫吧?”
張天陽從狀態中回神,有些抱歉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竟然依言原地坐下,繼續在筆記本上寫著什么。
而宋長空也不煩,就站著陪在張天陽身邊。
呼吸科的人流量不小,又是快到吃飯的點,家屬們來來去去,送飯的阿姨呼呼喝喝,飯盒與勺子碰撞叮叮當當。
一片吵吵鬧鬧中,張天陽安靜的坐在原地,認真的做計劃。
不少來去的人們對這個奇怪的白大褂升起了興趣,包括病人家屬、來回走的護工阿姨阿叔,還有偶爾閑下來的小護士們。
甚至還有幾個想要拿出手機拍個照留念的。
但宋長空化身成了保安,把他們勸下來了。
時間一點點流逝,筆記本上的字跡卻越來越多。
興許是今天看到宋長空努力學習的樣子,想起那么多的進修醫生,心有所感。
或許是本來就有那么一個模模糊糊的想法埋在心底,只是沒有機會實施。
又或許是之前“教導”兩個迷弟迷妹的經歷讓他感覺到了什么。
總之,他之前一直覺得這種胃鏡技術只有眼力超強的他能用,沒有什么拓展的必要。
可是現在卻想要試試看了。
想想看,東方醫院的支氣管鏡經驗對于宋長空的意義很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