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醫生分成了兩組,每組各完成了一個病人的頸內靜脈置管。
就算是按人頭來算,東方醫院也妥妥的碾壓他們!
膨脹!
必須膨脹!
急診內科師兄再次趾高氣揚的高高揚起腦袋,鼻孔幾乎要沖到天上。
交涉的時候,原本的“來看看”也指標變成了“那邊已經解決了,我們來幫忙!”
張天陽倒是無所謂的,有病人需要他就做。
有人幫他做了當然好,沒有就自己上手。
“開始準備物品吧。”
張天陽在目標病人面前站定,探手去摸他的頸部,尋找血管搏動,開始定位。
三個小助手不敢怠慢,也瞬間進入了狀態,開始準備物品。
經歷了九個病人的磨合,三個助手的熟練度似乎又上升了不少。
張天陽感受了一下,不由得暗自點頭。
四飛就是爽。
可惜不常有。
那就抓緊多做幾個吧。
穩住心神,他又開始進入心無旁騖,眼里只有病人的狀態了。
倒是急診內科師兄,在備物消毒的時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很快就發現兩個熟面孔。
是剛剛那個病房里的兩個沖山三院的醫生!
那兩人溜進來之后,直接站到了張天陽身旁后一點的地方,伸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
擺明了就是來圍觀的!
急診內科師兄頓時在心里笑了起來。
有觀眾啊!
有觀眾好啊!
下意識的,他的臉又揚起來了。
然后,眼神微微偏移,往旁邊瞟了兩眼。
沖山一院給自己人留的病房是最大的,管的病人自然也是最多的。
除了東方醫院的四個,沖山三院的五個,剩下的13個重癥患者都在這個房間。
所以來來往往的醫生護士們顯得格外忙碌。
除了張天陽他們四個占據了一個角落在操作之外,另外兩邊各有三個醫生組成一隊,分別在給兩個病人置管。
那兩隊顯然都是沖山一院本院神經內科來支援的大佬。
三組人,呈“品”字形散布,隱約間形成了分庭抗禮的趨勢。
急診內科師兄注意觀察了一下。
一組已經進行到了尾聲,另一組也已經做好了麻醉,進入了穿刺的關鍵環節。
而張天陽這邊,才剛剛開始消毒撲巾。
按理說,這邊開始的最慢,結束的也應該最慢。
剩下的兩個病人理應另外兩組一組一個。
可急診內科師兄心里卻在大聲疾呼,“這把穩了!剩下兩個病人都是我們的!”
就連圍觀的兩個白大褂都是同樣的心態。
曾經滄海難為水。
見識過張天陽的操作,其他人的操作,就都變成了渣渣。
“開始了開始了!”
張天陽終于也完成了麻醉,進入了正式穿刺的步驟。
圍觀的兩個沖山三院的白大褂連同急診內科師兄都一起激動了起來。
幾個人的拳頭甚至都不由自主的捏緊。
腳尖踮起,頭部微微前伸,雙目瞪大,生怕錯過哪怕一個瞬間。
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驚艷的操作又來了!
只見張天陽左手兩指壓在患者的脖頸上,再次定位,微微瞇眼,感受著血管的波動。
下一刻,他雙眼睜開,精光閃過,右手捏起穿刺針,一邊回抽,一邊往里進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