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前段時間,因為某個富家公子上去LPL玩了一把游戲,結果導致很多人的不滿,官方迫于壓力,直接修改了規則。
那就是單賽季新人需參加LDL20%的比賽才能上調至LPL。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天王老子還是誰,都得去打LDL之后才能去LPL,而且至少要打5場比賽。
所以現在TM俱樂部對于張冰的評價是超過一隊里的隊員的,但是迫于這個規則的存在,張冰就必須在LDL打比賽,而且至少要打滿五場才有機會把張冰上調到LPL。
至于上調與否,還得看張冰的表現。
這些消息都是蘇晨從李詩晴那聽說的,因為是張冰的首秀,蘇晨擔心他緊張,也就沒和他聯系了,害怕到時影響他發揮,而且競爭那么激烈,讓他心亂了就不好了。
至于第二點,說LDL是修羅場,那是因為LDL每年分為春季賽和夏季賽兩個賽季,兩個賽季成績最優的8支隊伍可晉級年度總決賽,最終決出冠軍將有機會獲得晉級LPL的資格,至于最后能不能進,那還要通過官方審核,不過只要綜合資質符合條件一般都能進。
所以為了這個名額,大家都卯足了勁去爭取。
即使是那些一隊在LPL的隊伍也會努力,畢竟,一個俱樂部能出兩支LPL隊伍也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情。
而且兩支隊伍在LPL的話,可操作性就更大了,不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這種野蠻的條件下自然也會滋生出一群以營利為目的“商人”。
這些“商人”不賣商品,他們賣資格,所謂的資格,不過是一種說法罷了。
換一種更直接的說法就是打假賽。
一些有實力的隊伍,會周旋在幾家想要爭奪LPL名額的戰隊之間,畢竟LDL是單循環積分制,前八就能進入季后賽,兩個賽季都前八,那你就能獲得競爭去LPL的機會了。
這對于一些資本家來說就擁有著無限誘惑了。
那么這些“商人”,操控著一支強隊,就可以在這八支隊伍里周旋,除去他本身,另外七支隊伍除非本身有絕對的實力,不然都很難過他這一關,就算你僥幸過了其他六個戰隊,最后決賽的時候,你依然是遇到這個“商人”。
在這種局面下,你只有兩個選擇,要么你打贏他,要么你“答應他”。
就是這么惡劣,在這種野蠻的環境之下,自然而然地就衍生出了另外一種產物“外圍”。
既然大家都知道這里面的比賽有貓膩了,那么資本何不再加大點“賭注”呢?
所以,現在的LDL其實是烏煙瘴氣的,沒有大眾的監督,他們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關注度不高正好遂了他們的意。
這些密辛也就只有這其中的高層才會知道的,要不是因為李詩晴的緣故,蘇晨壓根不會知道這些。
李詩晴能和蘇晨這么交底的說話,說明她已經把蘇晨當成自己人了,所以,就算蘇晨以后要進軍職業圈,那基本上也就只有李詩晴這一個選擇了。
畢竟知道太多的人,一般都沒有好下場,要么你成為一個自己人,要么你成為一個不會說話的人。
不過蘇晨也不關心這些,他更關心的是比賽什么時候開始,因為蘇晨已經肚子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