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天幕基地很多訓練的方法都是和LCK那邊學來的。
沒辦法,人家韓國那邊有全世界最先進最完善的電子競技產業,你不向別人學習不行。
不可否認別人先進的地方,但也不能妄自菲薄,至少LPL的本土選手都是很有天賦的,也都很努力。
LPL能有現在的成就,不可否認有引援的功勞,讓LPL迅速發展起來了。
但在各大戰隊無腦引援的情況下,官方及時出臺了限制外援的相關規章制度來看,也算是看到了無腦引援的弊端。
及時改正,優先培養本土選手才能長久發展。
這就是前輩告訴我們的,師夷長技以制夷。
目前來看,還是有點效果的,雖然還沒有全華班拿到過世界賽的冠軍,這也是被最多觀眾詬病的一點。
不過那么多本土選手由各大俱樂部培養出來了,說明還是很成功的,只不過有人抓著全華班的點來說事,你也沒法反駁。
因為事實上就是沒有全華班奪冠,你說再多理由也沒用。
SZ和TM兩支隊伍的存在就是為了無數本土前輩未完成的夢想而存在的。
今年全華班奪冠的壓力又分到了SZ和TM兩支戰隊上。
SZ戰隊的壓力最大,因為從前兩年開始,觀眾們就對他們抱有厚望了,雖然接連失利讓許多觀眾失望了,但他們在觀眾們心中依然有很重的份量。
至于TM戰隊,因為是第一次來世界賽,更多的觀眾給TM戰隊的任務就是多打幾場,積攢經驗,明年再來!
而GBG戰隊的壓力是最小的,雖然他們也有忠實粉讓他們衛冕冠軍的壓力,但也只是少部分,畢竟拿過冠軍了,對待冠軍不能太過苛刻。
他們第一個填補了LPL無S賽冠軍的空白,是功臣。
話說話來,LCK和LPL被公認是兩大最強賽區,除了選手之間交流密集(引援),還有一個就是地理因素。
因為華夏地大物博,距離韓國很近,只要有加速器,國內的選手就可以利用加速器登錄上韓服打游戲。
這也造就了,韓服成為世界上最強的一個LOL服務器,畢竟兩個服務器的高端選手都在那玩游戲了,水平自然就高了。
而其他賽區的人,除了打比賽的時候飛過來當地打一段時間國服、韓服,其他時候想要跨越那么遠的物理距離去打外服還是很難的。
就好像在華夏打美服和歐服,能卡成PPT,哪怕你用加速器,那要命的延遲也能讓你絕望。
所以賽區交集就少了,導致其他賽區的水平和LCK、LPL的差距有點大。
Jiizuke在萬眾矚目的情況下抽出了第五個隊伍。
“是來自LCK賽區的二號種子GRE戰隊。”
A組的第二支隊伍是GRE,和G2分到了一個組。
這讓LPL的粉絲開心了。
因為在之前的季中賽中,G2是天克他們LCK賽區的,因為了解得少,LCK還真的不知道怎么打G2。
還是之前的那個問題,因為種種因素,LCK只是單純地把LPL當成自己最強的對手,平常研究的也是LPL的隊伍,很少去研究LEC的隊伍。
當然,LPL隊伍也是一樣的,把LCK當成最大的地方,平常基本上研究的也是LCK的隊伍,很少去關注歐美戰隊的。
這就是為什么對上歐美戰隊的時候,LPL的隊伍有時會翻車一樣,因為真的很少去看。
輪到禿頭大叔抽第六個球,LPL的粉絲并沒有多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