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點點頭,陳默有這個心思就好,他最擔心的是陳默年少氣盛,太過激進,那樣就算陳默的想法是對的,急于求成的話,反而會大亂他們原本的步驟。
眾人又商議了一番兼容羌族的可能性之后,話題重新回到關中的治理上,那些東西距離現在太遠,就像陳默所說那般,或許窮極一生都未必能夠做到,眼下重要的還是發展壯大自身。
“如今關中民心漸定,若糧草無憂的話,庶以為,主公集中軍戶之策可以更完善一些,畢竟背井離鄉,終有些怨氣,庶以為,可以適當于軍士家眷一些優待,如此一來,既可除民怨,又可得軍心。”徐庶笑道。
陳默集中軍戶的做法,看似有些不仁道,但若是做得好了,卻能令軍心更向著陳默。
“已經在做,書院已經建好,有功將士之子皆可入書院就學,不過只是這些恐怕不夠。”陳默點點頭。
雖然讀書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奢望,許多人窮極一生都想要求學而不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是這般想法,畢竟對于普通百姓來說,能看到的更多是眼前的一日三餐,為生計而奔波,若是連肚子都填不飽,真的一心求學的恐怕不多,陳默設立書院讓有功將士子女能讀書或許會讓一些有志將士發奮,但大多數將士恐怕并不關心這個。
不能嘲笑他們目光短淺,連生計都無法維持,談何未來?
“這個,可以效仿秦法,不過卻也不能完全效仿,若如先秦那般,以軍功換取田地,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練就一支虎狼之師,但天下的田地就這些,總有封完的一天,而一旦無法兌現,恐怕會反噬自身,儒以為,軍戶家眷,可減免一些賦稅,若是立了功勛,可以減免更多,若是戰死,賦稅可以直接減半,直至其子女及冠。”李儒摸索著下巴道。
像秦朝那樣有些太極端了,而且若真那樣直接封地,最終的威脅不會比現在的世家小,于民生也無用,畢竟是四百年前的東西,未必就適合如今,李儒顯然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沒有照搬當年的秦法。
陳默摸索著下巴點點頭道:“文優此言,確有可行之處,這樣,先擬一份章程,我等再進行商議。”
雖然有些事情會拿到朝堂上去議,但一些關乎根本的東西,陳默不會去朝堂上議,而是自己這里直接拍板決定,如果拿到朝堂上去商議,這種事,以陳默的經驗,拖個一年半載一點都不奇怪。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