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治下根據今年的統計,光是三輔之地,就有百萬戶人口,再加上并州還有西涼如今納入掌控的一些郡縣,陳默治下如今的戶籍總數在一百三十萬左右,若要全部贈送的話,至少也得一百三十萬架,就算關中工匠什么都不做,不眠不休的造犁,恐怕也難以在開春之前讓家家戶戶都用上新犁。
既然如此,倒不如少做一些,用作獎勵,如此一來,反而能夠激發百姓的積極性以及對新犁的認知,到了明年,恐怕不用衙署主動去推廣,百姓也會爭相求犁。
“生兒送一架,生女兒的話,兩個送一架。”一旁的鐘繇笑道:“如此更合理些。”
“司徒所言甚是。”徐庶躬身道。
“行,先做一批用作獎賞,各家生兒育女,向衙署報備之后,便可領一架新犁,不足的,便多馴養一些耕牛來補足。”陳默點點頭,看著馬均笑道:“盡快辦好。”
“喏!”馬均躬身一禮。
“將軍能心系百姓,實乃萬民之福。”回城的路上,鐘繇對著陳默笑道。
“經歷過百姓之苦,方能知百姓不易,生在亂世,生存本已不易,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也是我等為官者該做之事,況且,百姓乃社稷之根,根若壞了,我等便是再富足又有何用?若根能茁壯,朝廷才能更強盛。”陳默笑道。
“倒是頗為附和農家之理。”鐘繇點點頭笑道。
“任何一家學說都有其道理,但若只重一家,難免會有失偏頗,農家主張的是農本商末,但其實對也不對,若百姓三餐不繼,商從何來?但若百姓富足,商的用處便顯現出來,我等身居廟堂,要的是顧全全局,而非只重一家之言,農商工相輔相成,法、兵結合,天下必然大興。”陳默微笑道。
“受教。”鐘繇笑道。
“元常公乃天下名士之望,默不過后學末進,哪里能教元常公?”陳默搖了搖頭。
“學無先后,達者為先,將軍雖然年少,然以將軍之才,足矣做這世間多數人之師。”鐘繇笑道。
“默不過愿意從不同的位置來看這天下爾,若你我身為這百姓,天下如何亂,所求者不過一安身之處,三餐溫飽便足矣,若為一匠人,像馬均這般,能夠一展胸中所學,不被世人鄙夷便可。”陳默笑著將話題揭過,這樣互相吹捧其實沒什么意義,人知道的東西越多,便越會感受到自身之不足。
“正是有這等海納百川之心胸,將軍才能受這萬民愛戴,如今這關中百姓,哪個不擁護將軍?”鐘繇感嘆道。
之前有人借天象來攻殲陳默,意圖毀其名望還造成了不小的聲勢,但如今,哪怕陳默真的為惡,你若在關中說陳默的不是,恐怕立時便會為萬民唾棄,陳默如今在關中、并州之地,百姓心中的地位可說已經高過了天子。
不過在鐘繇看來,陳默也配得上這份民望,畢竟自陳默穩定關中以來,所行所為,幾乎都在為百姓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