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我主也說了,是他思慮不周,此番群前來洛陽,便是與長陵侯商議此事。”陳群肅容道。
曹操這次,顯然也不準備再跟陳默玩兒虛的了,兩家不分大小,合力與袁紹相抗,若能勝之,陳默、曹操都可得名,同時也震懾之下那些對袁紹心懷念想的臣子,袁紹并沒有你們想象的那般強。
陳默聞言笑著點點頭:“既然如此,此事長文便與元直、文優交涉,此事由他二人負責。”
陳默看向坐下的李儒和徐庶,李儒擅長此道,徐庶算是跟在李儒身邊學習,他如今才能雖然不錯,但在交涉上較為不足。
“喏!”李儒、徐庶出列,躬身一禮,隨后兩人對陳群露齒一笑。
陳群看著這兩人的眼神,有些發慌。
談判的事情就這樣定下,曹操那邊肯定有其底線,而李儒和徐庶,就是不斷試探這個底線,兩家如何出兵,出兵多少,負責哪片區域,從大方向上到細節,曹操還恬不知恥的跟陳默借糧,這糧要是借出去,多半是還不回來的,曹操拿什么來彌補?
從戰局上到朝廷官位的劃分,陳默這次主要是要河內太守之位,還有河內的各縣縣令之職、縣尉之職一應官員冊封陳默是都要的,同時這一仗,曹操和陳默都有意將袁紹大將軍之位削去,而陳默這邊讓出三公之位,但大將軍之位陳默卻想要。
畢竟這大將軍太重要了,劉宏在世的時候,大將軍何進就有調動天下兵馬之權,甚至有時候能代替天子處理國事,若陳默得此位,在大義上是有資格跟曹操那邊的朝廷分庭抗禮的,就如如今的袁紹一般。
當然,這個職位曹操也想要,一個空有其名的三公之位換取大將軍之位,曹操自然不愿,況且以陳默的年紀,也不適合擔任大將軍。
到最后,大將軍之位還是留給袁紹,陳默得驃騎將軍之位的同時,司隸校尉也歸陳默,可以由陳默冊封,而曹操這邊,需要衛尉之職。
這次談判,一直持續了五天,最終雙方決定以濮陽為界,濮陽以西,陳默負責,濮陽以東,曹操負責,同時陳默在云中的軍隊需在代郡一帶游弋,威懾袁紹,至于是否進攻,那就看陳默是否有這個本事了。
雙方約定在建安五年秋收之后一同出兵,寫下盟書之后,陳群才告辭離去,去向曹操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