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木馬,為父親自去跟馬均商量,必然做個最好的木馬給我兒用。”陳默笑道。
“嗯。”
讓侍女帶著鈺兒離開,陳默徑直出了將軍府,去往衙署,荀攸還沒回來,但袁譚派來的人,陳默已經見過,可以說,雙方都有合作的意向,這么一來,荀攸去青州,事情應該會很順利。
只要袁譚開始跟袁尚爭奪冀州,那陳默的機會也就到了。
能否把握住這個機會,一舉蓋過曹操,成為這北方最大的霸主,就看這一次了。
“主公,糧草方面,還可與關中調撥一些,若是主公允許,臣倒有一計。”李儒對著陳默拱手道。
“文憂且說。”陳默看著李儒,微笑道。
“如今主公在關中聲望極隆,而關中百姓,也皆有余糧,可否向關中百姓預先支取糧草,以明年賦稅相抵?”李儒躬身道。
以陳默的信譽向關中百姓借糧,然后以免稅的方式來換取百姓現在手中的存糧。
陳默沒有回答,這做法自然有可取之處,但前提卻是陳默能在一年之內奪取冀州,但這種事情,陳默哪能預料,冀州底蘊豐厚,即便如今挑撥二子相爭,陳默也不敢肯定能夠在一年內奪取,更何況還有曹操虎視在側,充滿了變數,如果一年之內不能平定冀州,那明年稅賦如果不收,那陳默后勤補給可能就要斷了,僅憑并州、西涼的賦稅,可供養不起大軍,但若收,那陳默這些年在關中積攢的民望可就要丟失大半。
信譽這種東西,建立起來容易,但要破壞,可真不難,一個錯誤的政令,足矣。
徐庶想了想道:“文憂先生之法雖說不錯,但此番主公若要下冀州,一年未必能夠平定,如此一來,反叫主公失信于民,庶倒有一個折中之法。”
“哦?”陳默看向徐庶,點頭道:“元直請說。”
“強行征糧不可,何不向百姓購糧?”徐庶微笑道:“這些年朝廷府庫之中,除了糧草之外,還有大量錢幣、布匹,于朝廷而言,用處不大,但于民間而言,如今關中商事大興,這批錢幣發放下去,亦可促進商貿繁盛,百姓手中有了多余的錢幣亦可添置家當,建立新房,作用多多。”
自董卓時期,關中經濟開始衰頹,民間甚至重新出現以物易物的商貿方式,陳默這些年治理關中,令關中大治,才使經濟逐步回暖,這個時候,如果發放大量的錢幣流入民間,也有刺激民間商貿的作用。
陳默點點頭,卻是個不錯的方法,但要防備有人從中作梗:“此事便交由恩師去做,另外傳令各監察部,此番朝廷向民間購糧,以平價收購,但凡有官員借此機會牟取利益,欺上瞞下,一經發現,貪墨一石者革職下獄,貪墨十石者格殺,百石以上者,夷滅三族,任何人,哪怕是某親屬在內,都絕不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