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陳默的確因為這件事情很忙,但絕不是因為從書院中出來的弟子多為世家之人,反而正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接受三學紀要。
“行了,這事兒你玩兒不來,就少操心,慢慢會變好的。”陳默起身,放下手中的竹簡道:“走吧,陪我出去走走。”
“喏~”典韋只能答應,起身跟隨陳默離開。
其實真正讓陳默煩心的,并非三學紀要,而是新的官吏法的推行,各處縣吏、郡吏的提拔,給了各地吏上升通道,讓治下的官位出現嚴重的不足。
都想往上爬,但空缺卻不多,眼下還看不出什么,但陳默卻已經看到許多問題,回朝的這一個月時間里,陳默這里收到來自不少地方上的彈劾、舉報,官員之間相互攻殲、指責,長此以往,地方上恐怕會人人自危,若是沒有外患,這倒不是什么問題,新的官吏法推行,也是陳默長遠打算,官場的更新換代會很快,如果進入盛世,這對天下百姓來說,也是好事。
但現在這個情況下,若官場人人自危的話,等跟諸侯交戰的時候,必然會出現問題,投降、叛變等等,絕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必須加快平定天下的腳步!
陳默一邊走一邊思索著眼下的局勢,他的步伐必須加快,至少中原得盡快平定,以緩和吏治變化帶來的壓力,中原一定,剩下的江東、荊襄以及蜀中這些地方清理起來,問題應該不大。
陳默對于水戰并不是太了解,但只要中原大局已定,剩下這三州之地也翻不起什么浪來。
默默地想著這些,陳默帶著典韋來到一處工坊,與別的工坊不同,這座工坊卻是一座書坊。
“參見主公!”陳默到來,正在指導匠人們印刷書籍,雕刻拓板的劉毅連忙帶眾人上來迎接。
“嗯。”陳默點了點頭,示意劉毅不必多禮,帶著劉毅一邊走,一邊詢問道:“這些就是你所說的書?”
陳默隨手從一旁拿來一疊紙,翻看起來,是一部孟子。
“不錯。”劉毅點了點頭,微笑道:“雖然不似竹簡那般易于存放,容易潮濕,但出書卻快,若是只用在書院之中的話,足夠各地書院學子人人有書,而不必浪費太多時間用在藤刻或是抄寫之上。”
竹簡自然也能抄的,不過抄寫的竹簡,字跡很容易就會模糊,反而不如紙上抄寫存放的久。
“能存放多久?”陳默好奇道。
“主公請看。”劉毅在書院中找了片刻后,取來一本書道:“這本書,在此存放已有半年之久,但字跡幾乎未有變化,只是紙張質地差了些,照著辦下去,一本書若妥善存放的話,三五年應該不成問題。”
“足夠了。”陳默滿意的點點頭道:“如今大家已經接受了用紙張來練字,今年開始,向各大書院授發書籍,愿意用竹簡的弟子繼續用竹簡,沒有的,可讓他們直接用書籍來背誦,同時還可以送去紙張攻弟子們練字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