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過去兩年的醞釀,如今各州郡私學漸多,各地一些大家族都開始建立各自的書院,對三學確實產生一定影響,大多數書院,便是族中庶子或是有些關系的寒門,也會收取,書籍的泛濫使得人們對三學不再如過去那般渴求。”丞相府的議事堂中,司馬懿幫陳默總結著這兩年天下的變化。
在書籍未曾泛濫之前,人們想要求學,寒門學子只能依附世家,陳默創辦三學,給這些寒門或是不受重視的庶族看到另一條路,可說是打破了一部分士族對學識壟斷的地位,但如今書籍泛濫,過去那種一書難求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隨著印刷術被普及,只要在像樣的城里就能買到書籍,雖然貴一點,但至少有價,買不起書局的書,也可以在寫小書坊里買一些廉價書籍,雖然質地不是太好,但內容卻都是一樣的。
而世家大族開始開辦自己的書院,也從朝廷這邊搶了一部分學子,不少庶族、寒門自然會選擇自家的書院或是跟自家關系相近的書院就讀。
不過太學就只有洛陽一家,每年官吏也是從太學中派遣,也是通過書院這條路走向仕途的必經之路,所以這些學子最終還是要匯聚到太學院來的,只要太學把握在陳默手中,書院建的越多,陳默越高興,他不怕這些新生書院威脅到三學,一個太學不夠,可以建兩座、三座太學。
“很好。”陳默點頭笑道:“這樣才能為朝廷培養更多的人才,否則只憑三學的話,怎能讓天下學士盡歸朝廷?”陳默笑道。
“丞相胸襟氣魄,古今少有。”司馬懿由衷的敬佩道,他現在就在幫陳默負責各地書院學子統計,優秀弟子統計之事,很清楚這場看似世家重新奪回人才權利的博弈中,實際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陳默暗中推動的結果,而世家或許能夠獲益,但陳默才是最后大的贏家,這些世家大族,如果按照目前的路走下去,也不過是在位陳默培養人才而已,因為最終選拔人才并不在世家書院,必須經由太學選拔,只要控制著這個,陳默就立于不敗之地。
“對了,蜀地探查的如何?”陳默對于這種奉承,現在也不算太排斥,哪怕明知對方在拍馬屁,但總不能因為人家說好話就治罪吧?把司馬懿留在身邊,一來是擔心司馬懿崛起,二來也是想研究研究這種命格的人。
目前看來,司馬懿身上是看不到半點與陳默對立的征兆,但陳默也知道命格的變化,如果沒這個機會,可能一輩子都顯像不出來,但若給他這個機會,那就不一樣了,就好像陳默,最開始也沒想著爭霸天下,他當時想的是成為公卿,壯大陳家,有條件的話,匡扶漢室,做一番事業,但有時候人生在世,身不由己,不想讓那些壞的東西展露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絕了他站在這個位置上的可能。
司馬懿現在看似被陳默重用,但干的卻都是挖掘世家根基的事情,經過這兩年的觀察,司馬懿本事在漲,命格卻在衰退,也變相的證明了陳默的猜測,這命格也不是恒定不變的,只能說司馬懿有那個特質,但如果將他反噬的先決條件都給刨了,就算將來真的有這個機會,他也沒這個命去做那些不該做的事情了。
“回丞相,蜀地民殷國富,糧草充盈,兵甲齊備,加之地勢艱險,若想攻入蜀地,實屬不易。”司馬懿搖了搖頭道:“不過漢中張魯與劉璋倒是時有沖突,臣以為,可借此做些文章。”
“那仲達倒是說說,該如何做?”陳默反問道。
“臣不建議先攻蜀地,卻可借佯攻。”司馬懿躬身道。
“怎講?”陳默扭頭,看著司馬懿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