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德祖言,子翼與那周郎相熟?”陳默看著蔣干笑道。
“幼時好友,但已有多年未曾相見。”蔣干搖頭道。
“如今我欲伐荊州,你可能游說周瑜,讓他說服孫權不參戰?”陳默笑問道,至于說服周瑜來降,陳默壓根兒沒提,如果周瑜真的來降,可能陳默都得懷疑是不是有什么陰謀。
“干已多年未見公瑾,不敢向王上保證,但愿意一試。”蔣干躬身道。
“那便前去一試吧,不管成否,回來后去南陽等我!”陳默點點頭,沒有大包大攬,反而讓人覺得踏實。
“喏!”蔣干答應一聲,見沒自己什么事了,躬身告退。
“王上,這……”楊修怔怔的看著離開的蔣干,有些尷尬,畢竟自己之前夸口蔣干能說服周瑜來降,如今到了陳默面前,蔣干卻連說服江東不參戰都做不到,這讓楊修費解之余,也有些尷尬。
“無妨,做事踏實一些是好的。”陳默不在意的擺擺手,他也沒指望能有什么結果,這次準備就是連江東都算上了,否則若江東真的不參戰,他又何必調集二十萬大軍南下?
楊修也只得點點頭,重新跪坐下來,卻感覺自己與這些人有些格格不入,明明若論學問,便是司馬懿也不及自己,但為何很多事情考慮起來,感覺和他們是兩個世界之人?
陳默不會去管楊修如何想,兩人年歲相仿,楊修的問題,陳默很清楚,高談闊論,陳默都未必談的過他,但若論人心揣摩,縱觀全局,楊修就差了很多,這跟學問沒什么關系,而陳默也沒找到適合楊修的路,所以才讓他一直在陳默麾下做事,其他不說,處理公文這些事情上,楊修算得上是絕世之才了,賈詡、荀攸、徐庶、司馬懿綁在一塊兒都沒他快。
最讓陳默無語的是,賈詡帶頭稱贊楊修,讓楊修在這方面越發發奮,現在王府九成的文案工作都在他頭上,陳默有心提點,但看他樂此不疲,也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主公,劉備就算入川,荊州方面也會留下重兵來守,其他不說,我等就算如今占據著新野,但襄樊二城也頗為難破,有漢水阻隔,襄樊二城相連,我軍想要攻破這二城,頗難。”魏延是在荊州待過的,對襄樊之地的地勢也最為了解。
陳默點點頭,這襄樊兩城,便是他們攻打荊州的第一關,這一關拿不下,進一步攻占荊州也是妄談。
“此事待到了荊州再說,如今計議已定,武義率軍四萬前去接收漢中,另派兩萬兵馬送到九江,防備江東襲擾,其余眾將,隨我率領馬步軍十六萬下荊州,文和與德祖,你二人留守洛陽,處理政務,公達、仲達隨軍,元直兼任漢中太守,協助武義運籌糧草,若有機會,便打入蜀地。”陳默開口吩咐道,襄樊難打,但不能因此就不打,至于如何打,得等到了南陽再說。
“末將領命!”眾人紛紛起身應命,此番出征,陳默麾下除了邊將,叫得上名號的基本上都出動了。
接下來,各路糧草源源不斷的送到南陽,同時各路兵馬也從各地調往南陽集結,陳默除了新軍之外,還選了三萬老兵隨行出征,實際南下兵馬十九萬之眾,縱觀這些年征戰,這一次,恐怕是陳默集結兵馬最多的一次,對于荊州,陳默勢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