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我南下之時,張魯已經向我投降,漢中自那時開始已入我手,劉備背信棄義,殘害同宗,你說劉璋是愿意投我,還是向劉備屈服?”陳默搖頭道,他知道諸葛亮的期望在哪,但劉備早已沒了機會。
一旁的張飛聞言卻是怒喝道:“你放屁,我……”
“嗯?”陳默回頭,冷冷的瞥了張飛一眼。
張飛感覺呼吸一窒,到嘴的話,竟然生生的被陳默這一眼給瞪了回去,并沒有什么霸氣側漏,但陳默身上,就是有那么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哪怕是身經百戰,天不怕地不怕的張飛,面對陳默這淡淡的一瞥,也依舊有股難言的壓抑感,不是畏懼,而是一種莫名的震懾。
“翼德將軍的本事,孤王是見識過,但也請翼德將軍明白一點,任何地方,都有規矩,劉備可以放任你耍渾,但本王不會,在孤面前,翼德將軍的脾氣還請收斂一些。”陳默收回目光,繼續看向諸葛亮,張飛雖然驍勇善戰,但對于陳默來說,性格方面的缺陷太明顯了,他不是太喜歡,而且如今的陳默,自然是有權利挑人才的,像張飛這種,能招攬自然好,不能他也不會太失望。
相較而言,諸葛亮這樣的人才,有一定不可替代性,這才是陳默想要的人才。
“孔明,自孤南下開始,你與孤對戰亦有十余場,甚至不惜以百姓為盾來阻攔孤之大軍,如今已經至此,這小小衙署,孤若要破,不難,但玉石俱焚之下,孔明真的覺得你有機會生還?”陳默重新看向諸葛亮。
“便是不能,死又何懼?”諸葛亮沉默片刻后,反問道。
“既然死都不怕,為何還怕活著,為自己過錯贖罪,不該嗎?”陳默問道。
“亮有何罪?”諸葛亮皺眉道。
“其一,霍亂天下,亂世尋明主一展所學,本不是錯,然孔明,南陽之戰以后,劉備已然沒了希望,這點,你心中應該清楚,但卻依舊要輔佐劉備,你我此前曾討論義為何?天為何?孤已經給出自己的答案,這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萬民之天下,萬民如水,朝廷如舟,你看看現在荊州之地,我軍所過之處,百姓夾道相迎,便已證明你的義是錯的,劉備執掌荊州這數年時光,你幫劉備盤剝百姓只為所謂正統名義,但你可曾想過,那所謂正統若是對,為何會有朝代更替?夏商周秦漢,國運最長也不過數百年光陰,王權更替從不講究正統,講究的永遠是天意民心,然你明知劉備不可能有機會,依舊力助劉備割據一方,使天下平添戰亂,你只想所謂正統,可曾想過百姓?”
諸葛亮閉目不答,陳默是以百姓角度來闡述天下興衰,但諸葛亮同樣有自己的立場,自然不是如此容易說動。
“其二!”陳默看著諸葛亮道:“此番你為躲避我軍追擊,裹挾數十萬百姓南下,多少人流離失所,多少人埋骨荒野,孔明莫說你不知道,你可曾想過,百姓憑什么交稅?就是為了在敗亡時候,為你擋刀?若我心狠一些,為了追殺爾等不擇手段,不顧百姓死活,那這數十萬生民性命,孔明準備如何還?”
諸葛亮聞言皺眉看向陳默:“兩軍交戰,傷亡本無法避免。”
“那也該看看有沒有必要,明知必敗,還要讓百姓送死,孔明,你的仁義從來未曾想過這些百姓,可對?”陳默看著諸葛亮,冷然道。
諸葛亮聞言沉默了。
“投降吧,以你之才,死在此處太過可惜,用你余生來為這些百姓贖罪吧。”陳默看著諸葛亮笑道。
“明王何必苦苦相逼?”諸葛亮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