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管怎樣,這套方略對于如今的蜀地來說,算是最好的,陳默準備等劉璋投降之后就開始將蜀地按照這個方式來治理,東州士不能殺盡,得拉攏一批過來,而蜀中才俊,也需拉出一批去洛陽述職,此外加大蜀中和中原的商貿。
“公達,你看看這個,對蜀中日后治理方略,是否可行?”陳默將自己書寫的一本書遞給荀攸道:“這蜀地最難的不是攻占,而是如何治理。”
蜀地治理從先秦到大漢,四百多年其實一直存在很多問題,陳默現在把這些問題羅列出來,然后針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處理,然后再把處理結果進行修改,反正對于蜀地的問題,陳默很久以前就開始考慮,直到現在把這本書拿出來,顯然是有些心得了。
“王上準備入蜀?”荀攸看著這本書,皺眉道。
“何以見得?”陳默詫異道。
“此書所述之法雖然環環相扣,但王上,朝廷的政令有時候下達到地方的時候,地方官員多有曲解,或有意或無意,若無合適人選坐鎮,恐怕……”荀攸翻看良久之后,皺眉道。
陳默寫出來的東西自然是經過不斷推敲的,而且陳默本身也會考慮官員傳達政令的問題,但就算如此,蜀地太過特殊,這套吏治想要在蜀地運行起來,至少開局得有人處理。
陳默聞言點點頭,他不可能入蜀,荊州需要他坐鎮,洛陽那邊有事情要他解決也會送過來,如果入蜀的話,那消息傳遞可就慢了許多,而且劉備失了根基,劉璋投降也基本是事實了,陳默這個時候不可能動這個念頭。
“孤不會入蜀。”陳默搖了搖頭。
“王上,在下倒是有一人選,或可助主公治蜀。”荀攸微笑道。
“哦?何人?”陳默聞言詫異道。
“世子。”荀攸笑道。
“晉兒……”陳默聞言皺眉道:“恐有不妥吧?”
自家兒子,陳默自然是放心的,但能力上,陳默對陳晉要求向來嚴格,所以總覺得陳晉升任太守都是破格提拔,二十多歲年紀就執掌一州事物的話,是否有些為難孩子?
“王上,世子天資聰穎,這些年先后任德陽令、九江太守,在任期間,政通人和,以世子之能,執掌蜀地臣以為足夠,而且世子也是最適合的。”荀攸微笑道。
倒不是說陳晉能力是最高的,而是說陳晉是最適合執掌蜀地之人,陳默能對他放心,能力也不能算差,而且若能將蜀地治理好的話,對陳晉來說好處也極大,能極大地得到朝廷文武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