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出場,劉奕鳴已經以他敏銳的觸覺,找到了有意思的點。
之前錄像里的那些參賽隊伍,大都把小孩往酷炫的方面包裝,讓孩子們盡力在評委面前表現得老練和自信,好像不這樣就沒辦法表現出他們的個性來,可惜也正因為大部分人都用力過猛,而且同質化非常嚴重,一個個狂拽吊炸天反而失去了個性,變得沒什么看點。
現在這個什么牧雅小學歌舞團,看似偏向傳統,可是卻讓人一看就眼前一亮,反倒成了稀有品種。
看見評委和孩子們的對話,尤其是阿依慕主動回答評委問題的時候,劉奕鳴第一時間就被小姑娘的率真和可愛給觸動到了。
“這孩子……真……嗯,真不錯……”
看著小姑娘的模樣兒,劉奕鳴好像看到自己家里的小女兒,心里只覺得軟得不行。
尤其看到錄像里,男評委對阿依慕和聲和氣說話的樣子,他忍不住都咧了咧嘴,因為就算換他在當場,他可能也會這樣表現。
這個叫做阿依慕的小姑娘實在是太萌了,不論模樣還是性格,都能把觀眾的目光吸引住。
劉奕鳴連忙在旁邊的小記事本上,寫下“牧雅小學”和“阿依慕”這兩個關鍵詞,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這兩個點。
錄像仍在繼續。
牧雅小學孩子們的舞蹈不能說跳得很專業,可至少干凈利落,非常整齊,一看就知道訓練有素,排練的時候下了苦功。
不過,劉奕鳴關注點不在所有人上,他主要看的是小姑娘阿依慕。
阿依慕在整段多朗舞中,有一段獨舞,和另一個小男孩是競爭性質的對舞。
看得出來,小姑娘雖然年紀還小,可是舞蹈的底子還是不錯的,跳起來有模有樣,最重要的是樂感很好,身體的動作和音樂的節奏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動感十足。
“不錯,真不錯!”
劉奕鳴越看越覺得好,忍不住把錄像進度拖回來,又從頭看了一遍。
看了兩遍以后,他已經確定了,小姑娘的舞蹈底子真的是好,絕對是從小就有訓練的。
不過其實也容易理解,這孩子是維族的嘛,很多維族家庭自小就會教導孩子跳舞,常常家里來客人都會讓孩子跳上一段,對于他們來說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劉奕鳴就曾經見過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演奏好幾種樂器,能記下好多首曲子,可是讓他看樂譜,他卻一點也不會,令人稱奇。
錄像繼續。
很快舞蹈結束了,主持人走了出來,把孩子們的老師叫上臺,聊起了天。
這所牧雅小學,居然還是希望小學……
劉奕鳴在看到尕恩恩的一刻,再次抓到了點,尤其希望小學四個字出來,更讓他心頭忍不住有點興奮起來。
把“希望小學”這塊招牌拿出來說事兒,雖然好像有點不那么道德,可劉奕鳴覺得只要不過分去渲染,只把事實平實的說出來,這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而他關注的點,其實更多的是這位外表優秀的老師。
試想這樣一位支教老師,帶領孩子們參加比賽,鼓勵孩子們并督促他們刻苦訓練,最終取得好成績……這里面的故事就足以讓人忍不住去關注了。
“他們不一定要贏得冠軍……或許失敗了會更讓觀眾們同情,也會更讓觀眾們想要關注他們……嗯,如果支持度足夠高,可以復活嘛……”
劉奕鳴的腦海中連續閃過好幾個方案,都是針對這是牧雅小學的隊伍的,讓他連續在筆記本上又寫下了“支教老師”、“刻苦訓練”、“鼓勵團結”和“失敗復活”等幾個關鍵詞。
牧雅小學的表演過后,還有百來支隊伍上臺表演,可是那些表演在劉奕鳴的眼里,已經變得有點索然無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