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陳牧打開地圖,直接去查詢“文氣加身”,地圖反饋回來的大概意思是:一份文氣的使用,可以讓宿主在短時間內學會一些知識。
知識?什么知識?
一些知識是多少?怎么算的?
這是一份文氣,那兩份又是怎么樣的呢?
陳牧若有所思的發呆了一會兒,雖然有點明白“文氣加身”的意思了,不過對于“文氣加身”的具體效果,還是不太明白。
感覺上,“文氣加身”也是一種Buff,這種Buff主要是針對學習知識的。
陳牧試過把活力值點到自己身上,學起東西來很有用,看起來“文氣加身”的效果應該比活力值更好,就不知道有多好而已。
當然,有些事情必須要體驗過才能弄明白,只是陳牧目前并沒有什么“知識”是想學的,所以也不準備貿貿然浪費了這一份“文氣加身”,想著留到以后再說。
因為看見這玩意兒和“錢”沒什么關系,陳牧很快就放下了,繼續忙起自己的事情。
這么過了兩三天。
林場收到的訂單越發的多起來。
似乎牧雅林場樹苗的口碑經過半年的持續發酵,終于到達了頂峰。
不但X市本土的各鄉鎮的農戶大量訂苗,就連X市外,也有人開始打電話過來詢問訂苗的事情。
陳牧在電話里問了一下,才知道那些外市的人,都是通過X市本地的親戚介紹,知道了牧雅林業的苗好,所以才打過來詢問了,顯然本市那些買過苗的農戶承擔起了自來水的任務,不斷幫牧雅林業揚名。
陳牧既高興,又無奈。
高興的是,牧雅林業的育苗生意蒸蒸日上,真的是不愁賣了。
無奈的是,產能不足啊,還需要努力擴張才行。
對于那些外市的人,陳牧只能讓他們把電話打到李銘公司去問,畢竟X市以外的市場已經代理出去了,他不能撈過界,而且就目前來說他也沒能力撈過界。
公司現在就這么一臺車在送貨,他們的物流主管李文靜每天差不多已經在連軸轉,根本沒辦法顧得上其他地方。
在這樣的業務爆發期間,陳牧先后雇了四個人。
一名女會計,名叫尤麗吐孜汗,是雅喀什村人。
她曾經是在沿海地區,在一支正規的建筑公司干了好幾年的會計。
現在兒女漸大,再加上家里近一段時間的變化,她丟下繼續在沿海打拼的丈夫,獨自回到了村子,被陳牧第一時間聘為牧雅林業的會計。
其他三人同樣是女的,分別是雅喀什村、喀拉達達村和索克梅村的村民。
她們都是接線生,專門負責接聽電話,然后記錄訂單,并且跟進處理。
其中兩人負責牧雅林業這邊,另外一人負責牧雅旅游那一邊,這讓陳牧終于從座機附近徹底解脫出來。
有維族老人幫忙盯著加油站,亞力昆上完課也會回到加油站來幫忙,一身輕松的陳牧總算可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林場上。
“庫爾班江大哥,讓大家伙兒把這一塊清理一下,以后也用來育苗了。”
“伊利亞大哥,我已經訂了一些花棒和紅柳苗,下午應該就能送到,你到時候安排人接一下,這片地我們一半育花棒,一半育紅柳。”
“阿合奇阿洪大叔,讓鄉親們今天都別種樹了,我們集中人手清整育苗地,晚上的時候我請大家吃雞腿……”
阿合奇阿洪是索克梅村的村長,他們村的村民才剛加入到牧雅林業,還有點不太適應。
這一段時間,他們大都在干一些種樹的活兒,育苗地的事情還沒有讓他們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