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上午,來了四批來看貨的人。
劉大海很熱情的接待了他們,領著他們進入倉庫仔細看了一遍里面的肉蓯蓉。
這些人都非常驚喜,這一批貨的品質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期待,就如同劉大海在前一天晚上和他們說過的,倉庫里的貨只會比貨樣更好,不會更差。
所以,這些人幾乎都當場表達了想要收買的意向,詳細詢問價格以及種植的情況。
“這一批貨都是從疆齊省X市收上來的,那里的農民今年種的肉蓯蓉收成很好,品質你們也看到的了,價格就是我之前和你們說好的價格,先到先得。”
劉大海的報價斬釘截鐵,完全不給這些人講價的余地。
這是他和陳牧之前就商量好的,雖然萬事開頭難,可是只要從一開始就要做到不二價,以后會省下許多講價的麻煩。
他們的貨確實是好,那些人都是行家,自然看得透徹。
看完貨后,那些人沒有立即就定下來要不要,只說回去商量一下,回頭再給劉大海答復。
做生意講究靜氣,不能毛躁。
劉大海知道這些人大概是要抻一抻他的意思,也不著急,反正他的目的已經基本上達到了。
對他來說,只要有人愿意過來看貨就行。
他有貨、而且有好貨的消息會很快通過這些人傳出去,到時候來看貨詢價的人會更多,出手就更容易了。
一連幾天,來看貨的人越來越多,劉大海和陳牧一直應酬著。
不過,來看的人多,真正決定要買的人一個都沒有。
劉大海和陳牧私底下商量過,價值一千多萬的貨,能一口吃下的人不會多,但也絕不會少,這個買家應該很快就會出現了
他們從沒想過把這批肉蓯蓉拿出來分售,只準備耐著性子等待大買家,一次性出手。
當然,如果到最后都等不來這樣的買家,他們才會考慮分批出售的事情,那樣操作起來就很繁瑣了,不太符合效益。
這天,剛接待完幾個來看貨的客人,劉大海和陳牧正想著出去吃點東西,突然一個電話打到了劉大海的手機上。
“是劉大海兄弟嗎?”
電話里,傳來一把有點滄桑的聲音。
來電顯示是陌生電話,劉大海也聽不出是什么人,只能問道:“我是劉大海,你是哪一位?”
電話那人連忙自報家門:“劉大海兄弟,你還記得我嗎?我是莫三山啊。”
“莫三山?”
劉大海想了想,大概是在腦子里搜索了一下,終于找到這個名字的出處,忍不住笑了起來:“是不是旬州大仁藥業的莫三山莫老哥?”
“是是是,太好了,這么多年沒見了,虧得大海兄弟你還記得老哥哥我啊,真不容易。”
電話那人也笑了起來,似乎很高興劉大海還記得他。
劉大海說:“我怎么會忘記莫老哥你呢,當年我去你們旬州,貨被扣在火車站走不了,要不是你幫忙接待我,又為我打聽消息,我恐怕都后來都拿不回來那一批貨呢。”
微微一頓,劉大海又問:“莫老哥,你今天怎么會突然給我打電話?我記得好些年前給你打電話,想問問你的近況怎么樣了,可沒想到你的電話一直不通,后來我的電話也換了好幾次,就失去聯系了,你這是……怎么找到我的電話的?”
電話那人有點感慨說:“是啊,當初我們廠子改制,我在家賦閑了一段時間,電話也給改了……嗯,這一次要不是到承口來,打聽到你的電話,我都沒辦法聯系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