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們會招人。”
陳牧把自己和女醫生商量好的結果說了一遍,然后又說:“以后大家的工資都要提,嗯,我們這幾條村子的人,公司可以相對比外頭的人高一點,每個月高一百吧。”
“不用不用……已經很高哩。”
庫爾班江和維族老人不約而同的一起搖頭,兩叔侄的樣子就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維族老人一直扮演著陳牧的老管家的角色,任何浪費錢的事兒他都看不慣,對他來說“小牧的錢是辛苦賺來的”,誰也不能糟蹋。
而庫爾班江現在也有點向“管家”的角色過度,這始于之前那六百萬的修路分紅。
六百萬一下子撥到了村子里的賬戶上,對他來說沒有什么比這個更震撼的了,這讓他直觀的認識到,原來牧雅林業真的有他們村子的一份子,這讓他一下子就多了許多“主人翁”勁兒。
維族老人說:“現在村子里的人已經拿了很高的工資了,他們干不了多少活,拿太多不合適哩。”
庫爾班江也點點頭:“小牧,你要是對外招人,肯定要招些能干活的人,工資給多點沒關系。
可是我們村子里現在的人都是老人和女人,干活少還拿錢多,人家外人來了指不定怎么看我們,只怕干起活兒來也會變得沒心思的哩。”
陳牧想了想,覺得也有點道理。
村子里的勞動力不足,都是老人孩子,壯年人一般都到外面打工了。
如果給他們太高的工資,甚至超過招工來的人,的確會顯得不公平。
到時候那些招來的人如果也向著村子里的人看齊,光磨洋工不干活,真的就把風氣帶壞了。
想明白后,陳牧說道:“那行,那村子里的人就稍微提一下工資吧,每天干活變成一百塊錢一天。”
維族老人和庫爾班江略一思索,其實他們心底里覺得是沒必要提工資的,現在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每天來林場干活,活兒不累,大家邊工作邊聊天,上工的時候還能在食堂里吃兩頓飯:早餐和午餐……實在沒有什么比這樣的日子更舒坦的了。
不過陳牧既然這么說了,他們一來不愿意辜負陳牧的好意,二來也不想把村民的好處往外推,這事兒傳出去不好,所以也就答應了下來。
“庫爾班江大哥,修路的事兒怎么樣了?”
說好招工和工資的事情,陳牧又問起了修路的事兒。
這件事情必須得加緊,果園擴大規模以后,要想把果子運出去,又或者是建加工廠,都必須要有路。
庫爾班江說道:“已經在申請了,因為這路的工程比較大,需要市里批準,所以耽擱了一會兒,應該就快了。”
現在,隨著夏國公路法越來越完善,已經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修路的時代了。
公路按照技術等級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具體劃分標準由交通主管部分說了算。
想要修路,就必須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批準。
這一段時間,庫爾班江一直在跑申請,預計在九月份的時候就能動工,工期是半年左右。
“等這條路修出來,我們村子在這一片,就是蝎子粑粑獨一份哩。”
庫爾班江很興奮,忍不住給自己給自己頂了根大拇指。
在這荒漠上的十里八鄉里,也只有他們雅喀什村有這個能耐,修一條公路。
這的確是一件牛逼的事情。
連帶維族老人,都忍不住笑瞇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