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領導卻不以為意的笑了笑,揮揮手示意陳牧趕緊滾蛋。
陳牧離開了大領導辦公室后,和邱元光約了明天出發到北雁林場的時間,就徑自出了思維大樓,直接找了家賓館住一晚上。
第二天。
陳牧沒到邱元光的電話后,準時來到了思維大樓。
省里幾位領導的車子,已經準備好了,領頭開往北雁林業。
其他人則坐上大巴,跟在車隊的后面。
“你自己先看看,了解一下情況。”
車上,邱元光拿出來了一些有關于北雁林場的資料,交給陳牧。
陳牧雖然對北雁林場興趣不大,不過還是接過來,仔細翻看。
說起來,這個北雁林場成立的時間還真夠早的,從夏國成立后五年,就掛牌了。
一開始的時候,這里還不是林場,而是農場,由附近幾條村子合作成立,叫做康原鄉農場。
據說當時這里的沙漠化還沒那么嚴重,附近還有草地,經常飛來野雁棲息,所以再一次中央空調領導的視察下,農場的名字就被改成了北雁農場。
之后,因為過度耕種和放牧等原因,再加上西面風沙的侵蝕,沙漠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最終就導致當地農田流失,徹底變成了沙漠。
為了抵御風沙,在公家的支持下,北雁林場成立,取代了從前名存實亡的北雁農場,當地的農民就都成了林場職工,漸漸依靠著種樹獲得國家補助過日子。
本來北雁林場的經營還算是過得去的,可就在七年前,一次枯斑病的爆發,讓林場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林場里百分七十到八十的樹木都枯死了,經濟損失達到了數千萬元。
陳牧翻了一下資料,大概就了解為什么一個病蟲害就讓這么個林場收到這么大的打擊。
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因為北雁林場多年來種樹的種類比較單一,林場里的大部分樹木都是白楊,所以遇到病蟲害的時候,就沒有多少抵御的能力,一死死一片。
另外一個原因是北雁林場的反應遲鈍,在知道枯班病的爆發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及時應對,導致最后無可挽回。
說來說去,就是管理不善,技術也落后,才導致了慘劇。
之后省里雖然盡力扶持,可之前的打擊大概讓北雁林場的領導層心氣全無,就這么不死不活的過了幾年,終于讓省里忍無可忍,著手處理。
對于北雁林場的這些歷史,陳牧就像是翻看一樣匆匆翻過……嗯,他一點也不感興趣。
他更關注的,是北雁林場有多少地,和添山之間又有多少地,再有就是北雁林場現在有林地多少。
雖然陳牧不準備接手,可是這些數據都直接關系到將來投入的收獲,他多少要了解清楚。